改革奋进正当时|数智赋能、“韧性”加持...... 重庆多举措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

2024-09-08 12:47:07 来源: 华龙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资料图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资料图

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近年来,重庆聚焦完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全域全时“挂图作战”

加快提升治理中心实战能力

“附近发现了烟火,请尽快处理。”近日,重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在璧山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中心,一阵刺耳的火情监测警报声响起。

值班人员立即通过大屏查看预警定位,自动推送报警信息至相关负责人核查火情并处理。经查看,烟火是由于当地村民野外违规用火造成,不属于重要林区范围,护林员及时扑灭了火点,并向其宣传了森林防火政策法规。从发现火情、核实地点、现场处置,整个流程用时不到9分钟。

这项火情的快速处置,也得益于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市治理中心)全域全时“挂图作战”的实行。

今年以来,市治理中心在市大数据局的指导下,在林业、消防等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单位)的协力支持下,加快接入森林防火告警终端、森林地表探测器、电子界桩等多类传感器、摄像头,着力打造“森林消防”跑道综合专题屏驾驶舱。

这项功能叠加指挥调度系统指令、在线标绘、视联网融合通讯、林火推演模型等功能,完善风险调度处置,突破过去场景“只能看,不能实战”的限制,有效提升全域全时“挂图作战”能力。

全域全时“挂图作战”能力的展现,离不开市治理中心多网融合指挥调度系统体系化建设的支撑。

据介绍,市治理中心围绕“打造实战指挥平台”目标要求,中心以板块跑道覆盖为主线,以核心绩效、事件风险、应用贯通为着力点,上线运行市级、区县驾驶舱2.0版。

同时,支撑全域紧急指挥调度的视联网、渝快政、融合通信、挂图作战系统等多种数字指挥调度系统已基本建成。接下来,市治理中心锚定“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目标,将在基本能力建设方面把握基本能力建设、基本能力贯通、基本能力实战实效三个阶段,从实时精准监督评价能力、感知预警能力、全域全时“挂图作战”能力、“一屏掌控”指挥调度能力、高效协同闭环处置能力等5个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设。

开展“城管进社区”

2024年将建成500个试点社区

近日,在沙坪坝区团结坝社区,一场院坝会再次举行,城管执法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当地居民围坐在一起,了解居民生活的近况。

“最近我们的活动中心的桌椅坏了好多,我们能不能申请更换一下相关器具。”

“大姐,您反映的问题我记下来了,争取这几天就给您们解决。”

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行动试点社区之一,自“城管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团结坝社区每周都会召开这样一场院坝会,和居民零距离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以前小区的马路上停满了车,不仅阻碍通行,影响社区颜值,更有安全隐患。”团结坝社区居民曾大爷告诉记者,在反馈问题后,社区利用闲置空地设置了一个“小微停车场”切实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对内部道路占道停车现象强化整治,让社区道路恢复了畅通。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内,重庆将有500个社区完成“城管进社区”建设。

2025年,重庆将再推进600个左右试点社区建设,城市管理与社区工作深度融合,基本实现“城管进社区”全覆盖。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研究制定了推动城市治理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制定了“四个重大”清单,为全市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足干劲,全力支撑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努力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城市治理的样板和示范。

万州区五桥河流域工程。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万州区五桥河流域工程。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安全治理水平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决定了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点多面广,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今年7月,万州区连续迎来强降雨天气,五桥河流域河水持续上涨。在本轮降雨和洪峰中,刚刚完成主体建设的五桥河流域防洪减灾工程通过了汛期“首考”,初步展现了其分洪减灾的实用功能,有效缓解了五桥河防洪压力。

与去年7月的洪水肆虐不同,洪峰在进入五桥老街前就被新建成的分洪隧洞成功分流削峰,保障五桥河红星老街段水位不超警、洪水不上街、人员“零转移”。当地居民笑称,这多亏政府在五桥河上修建了一座“小都江堰”。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曾经万州区五桥街道红星老街段防洪标准不到5年一遇,经过工程治理“提标”后,这一标准提高到了“100年一遇”,从根本上消除“强降雨必被淹”的防洪薄弱点。

“以前,只要下雨,我们都不能睡觉,要随时观察五桥河河水上涨的程度,随时准备从家中撤离。”当地居民向兴全说,“虽然分流的‘隧洞’已经打通,但没有经过暴雨检验,大家心中都没底,但事实证明,这个防洪减灾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五桥街道的老百姓以后下雨可以踏实睡觉了。”

而这只是重庆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全灾种、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切实提升“大综合、一体化”城市安全治理水平。

其中包括,构建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提升统筹调度能力;构建精准灵敏的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防范化解能力;构建专业集约的救援救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构建科学完备的支撑保障体系,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构建良性互动的社会共治体系,提升群防群治能力;构建整体智治的数字应急体系,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华龙网记者 王旭睿 文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