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所愿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这部讲述清朝治藏的纪录片值得一看

来源:中国西藏网2018-02-12

   几年前,第一次看河北梆子名剧《六世班禅》时,高潮中的班禅在热河觐见乾隆时二人对唱一幕使我印象深刻,“皇帝”云:“薪传僧俗多虔诚,一展雪域大情怀,感天动地万里远,从此情缘,心潮翻卷。”“班禅”和:“朝觐圣颜庆万寿,任百般蹉跎,千般磨难,无怨无悔。”配合着现场奏乐和老戏骨的真情演唱,一时全场动容。戏剧虽有艺术加工,但不禁令人深思,究竟在怎样风起云涌的历史关头,使一国之君和雪域高僧克服各方面困难,依靠双脚跨越数千公里之隔而促成朝觐?在清乾隆年间,中央政府是怎样治理西藏地方的?为什么这场波折的东行之路会在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至今亦能为之感动?


图为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为《圣途》题词

  这些疑问,在近日观看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圣途》时,得到了解答。该片回顾了300多年前,六世班禅喇嘛不远万里从西藏到北京朝觐乾隆皇帝这一历史事件,再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重大规章制度形成的过程和意义,深刻反映出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以及中央政府在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认定上的权威。《圣途》一共五集,从十一世班禅提写的片名到逼真的场景回顾,到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示,再到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显示着这部历史纪录片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专业高水准的精良制作,配合着耳旁适时响起的高原音乐和萦萦诵经声,该片以六世班禅为线索,横向展开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通过故事的蒙太奇把观众带进了两百余年前的高原和紫禁城之中,伟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轮廓就此在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图为日喀则唐尼古道上,乾隆派兵入藏平乱的遗迹。摄影:杨悦笙

  在《圣途》第二集“倾心内向”中讲述了六世班禅坐床前后西藏发生的一系列政教大事。1741年,名为罗桑班丹益西的灵童在西藏扎什伦布寺坐床成为六世班禅,三十而立的乾隆皇帝派遣重臣送去册封金册,也在观察着这位未来的政教领袖。1747年,在乾隆信任下主政西藏多年的郡王颇罗鼐病逝,其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继位郡王后不但施行暴政,还图谋不轨,被驻藏大臣会傅清果断执杀,一时血雾弥漫。在权力斗争的纷乱之中,年轻的班禅立场坚定,支持中央平乱,赏赐平叛官军,又睿智地处理好了七世达赖喇嘛转世问题,受到乾隆赞赏。在拒绝英国东印度公司乔治波格尔的通商申请时,六世班禅坚定地说:“西藏属中国领土,一切要听从中国大皇帝的圣旨办事。”表明了其内向之心和强烈的祖国认同。


图为扎什伦布寺一角。摄影:杨悦笙

  正如《圣途》第二集旁白所言:“六世班禅以二十年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西藏地方的安定,他知道已经到了朝觐皇帝的时机,他要将信仰和佛法散播到更宽广的地方,他要用一次远行为自己虔诚维护的西藏安定和苍生幸福,求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图为《圣途》剧照

  缅怀历史,不只是为了留存汗青,更是为了鞭策当下和昭示未来。六世班禅和乾隆皇帝,两个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大勇大智没有被辜负,他们历尽艰辛所憧憬的光明未来今天已经实现。沿着前人的足迹,今日的中华儿女正在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不懈奋斗,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不懈奋斗,我们必将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新篇章。(中国西藏网文/杨悦笙)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所愿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这部讲述清朝治藏的纪录片值得一看

2018-02-12 15:14:59 来源: 0 条评论

   几年前,第一次看河北梆子名剧《六世班禅》时,高潮中的班禅在热河觐见乾隆时二人对唱一幕使我印象深刻,“皇帝”云:“薪传僧俗多虔诚,一展雪域大情怀,感天动地万里远,从此情缘,心潮翻卷。”“班禅”和:“朝觐圣颜庆万寿,任百般蹉跎,千般磨难,无怨无悔。”配合着现场奏乐和老戏骨的真情演唱,一时全场动容。戏剧虽有艺术加工,但不禁令人深思,究竟在怎样风起云涌的历史关头,使一国之君和雪域高僧克服各方面困难,依靠双脚跨越数千公里之隔而促成朝觐?在清乾隆年间,中央政府是怎样治理西藏地方的?为什么这场波折的东行之路会在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至今亦能为之感动?


图为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为《圣途》题词

  这些疑问,在近日观看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圣途》时,得到了解答。该片回顾了300多年前,六世班禅喇嘛不远万里从西藏到北京朝觐乾隆皇帝这一历史事件,再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重大规章制度形成的过程和意义,深刻反映出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以及中央政府在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认定上的权威。《圣途》一共五集,从十一世班禅提写的片名到逼真的场景回顾,到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示,再到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显示着这部历史纪录片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专业高水准的精良制作,配合着耳旁适时响起的高原音乐和萦萦诵经声,该片以六世班禅为线索,横向展开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通过故事的蒙太奇把观众带进了两百余年前的高原和紫禁城之中,伟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轮廓就此在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图为日喀则唐尼古道上,乾隆派兵入藏平乱的遗迹。摄影:杨悦笙

  在《圣途》第二集“倾心内向”中讲述了六世班禅坐床前后西藏发生的一系列政教大事。1741年,名为罗桑班丹益西的灵童在西藏扎什伦布寺坐床成为六世班禅,三十而立的乾隆皇帝派遣重臣送去册封金册,也在观察着这位未来的政教领袖。1747年,在乾隆信任下主政西藏多年的郡王颇罗鼐病逝,其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继位郡王后不但施行暴政,还图谋不轨,被驻藏大臣会傅清果断执杀,一时血雾弥漫。在权力斗争的纷乱之中,年轻的班禅立场坚定,支持中央平乱,赏赐平叛官军,又睿智地处理好了七世达赖喇嘛转世问题,受到乾隆赞赏。在拒绝英国东印度公司乔治波格尔的通商申请时,六世班禅坚定地说:“西藏属中国领土,一切要听从中国大皇帝的圣旨办事。”表明了其内向之心和强烈的祖国认同。


图为扎什伦布寺一角。摄影:杨悦笙

  正如《圣途》第二集旁白所言:“六世班禅以二十年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西藏地方的安定,他知道已经到了朝觐皇帝的时机,他要将信仰和佛法散播到更宽广的地方,他要用一次远行为自己虔诚维护的西藏安定和苍生幸福,求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图为《圣途》剧照

  缅怀历史,不只是为了留存汗青,更是为了鞭策当下和昭示未来。六世班禅和乾隆皇帝,两个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大勇大智没有被辜负,他们历尽艰辛所憧憬的光明未来今天已经实现。沿着前人的足迹,今日的中华儿女正在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不懈奋斗,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不懈奋斗,我们必将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新篇章。(中国西藏网文/杨悦笙)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