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20年“村晚”唱出“泥腿子”文化自信

来源:新华报业网2018-02-16

  “中国的歌儿美美美,唱了一辈又一辈,插上翅膀她能飞,掺在酒里让你醉”。舞台上,由村民自编自导的广场舞《中国歌最美》正在火热演出,尽管上台表演的村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动作也不标准,但讲的是身边事,演的是身边人,唱的是心中歌,赞美的是新时代、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赢得观众不时拍手叫好。“以前村里春节期间没啥娱乐活动,基本都是打牌赌钱,自从办了‘村晚’后,村里打牌的人少多了,村里也热闹了许多,过年的氛围更浓了。”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杰,谈起20年来村民们精神面貌变化时,欣喜地说。

  伴随着“村晚”的精彩上演,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一起腾飞。黄川村由当初的不足10台运输车辆,到如今达到200多台,成为全镇“运输第一村”,每台车年收入突破10万元。拥有6台运输车的村民赵家有说:“现在大伙都忙着发家致富,玩的时间少了。这不,看完‘村晚’,下午俺就要带领车队送货到海南。”

  “不得了,不得了,没想到这台‘村晚’居然办得这么漂亮,虽然没有专业的舞台和演员,但能看到左邻右舍的表演,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年味。”同样是黄业江“村晚”的“铁粉”,63岁的夏德玉老人在看完近3小时的“村晚”后,赞不绝口,“谁说农村泥腿子搞不好文艺?咱们村的这场不比城里的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满溢着的农家风情、乡村记忆,让人对这台“村晚”和台上的“民星”刮目相看。“今年我们家孙女就因为节目不过硬,被刷了下来,没有上台演出。明年一定叫她好好练,争取上一次。”台下,夏德玉遗憾地说。

  “‘村晚’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平台,还能聚拢人心、增进乡情,为乡村振兴凝聚文化的力量。这样的春晚,我还要坚持办下去。 ”在现场,黄业江不停地忙里忙外,充满热情。从1998年组织第一届黄川村“村晚”开始,每年年初一或者初二,黄业江都会如约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办一场联欢会,请村民们上台表演,讲述村民自己的故事。20年间,黄业江“导演”的“村晚”参与演员从10人发展到90人,观众从100多人达到高峰时的4000多人,黄川村“村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名片。

  53岁的本村村民张玉,已经连续十几年在黄业江的“村晚”上表演了。因为表情夸张、经常反串男性角色,她的小品总能让大家捧腹大笑。今年她又自编了一个名为《刁媳悔改》的小品参演。“小品里有婆婆、媳妇、儿子三个角色,我女扮男装演儿子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婆媳矛盾中,儿子受到的夹板气,目的还是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张玉说,自从有了“村晚”,她感觉每年过春节又多了一种希望和期待。

  在“村晚”演出现场,舞蹈、三句半、戏曲、小品等一个个节目土色土香又精彩纷呈,既“接地气”又“上档次” ,很多节目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展示“土得掉渣”的内容,也体现出“农民也能演”的文化自信。“今年比去年更精彩,可以说老少皆宜,全村人都有爱看的节目。”在台下,村民孙佳鹏忙着用手机录小视频发朋友圈。

  交汇点记者 吉凤竹 通讯员 张开虎 谈翩翩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新闻频道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20年“村晚”唱出“泥腿子”文化自信

2018-02-16 20:11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的歌儿美美美,唱了一辈又一辈,插上翅膀她能飞,掺在酒里让你醉”。舞台上,由村民自编自导的广场舞《中国歌最美》正在火热演出,尽管上台表演的村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动作也不标准,但讲的是身边事,演的是身边人,唱的是心中歌,赞美的是新时代、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赢得观众不时拍手叫好。“以前村里春节期间没啥娱乐活动,基本都是打牌赌钱,自从办了‘村晚’后,村里打牌的人少多了,村里也热闹了许多,过年的氛围更浓了。”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杰,谈起20年来村民们精神面貌变化时,欣喜地说。

  伴随着“村晚”的精彩上演,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一起腾飞。黄川村由当初的不足10台运输车辆,到如今达到200多台,成为全镇“运输第一村”,每台车年收入突破10万元。拥有6台运输车的村民赵家有说:“现在大伙都忙着发家致富,玩的时间少了。这不,看完‘村晚’,下午俺就要带领车队送货到海南。”

  “不得了,不得了,没想到这台‘村晚’居然办得这么漂亮,虽然没有专业的舞台和演员,但能看到左邻右舍的表演,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年味。”同样是黄业江“村晚”的“铁粉”,63岁的夏德玉老人在看完近3小时的“村晚”后,赞不绝口,“谁说农村泥腿子搞不好文艺?咱们村的这场不比城里的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满溢着的农家风情、乡村记忆,让人对这台“村晚”和台上的“民星”刮目相看。“今年我们家孙女就因为节目不过硬,被刷了下来,没有上台演出。明年一定叫她好好练,争取上一次。”台下,夏德玉遗憾地说。

  “‘村晚’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平台,还能聚拢人心、增进乡情,为乡村振兴凝聚文化的力量。这样的春晚,我还要坚持办下去。 ”在现场,黄业江不停地忙里忙外,充满热情。从1998年组织第一届黄川村“村晚”开始,每年年初一或者初二,黄业江都会如约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办一场联欢会,请村民们上台表演,讲述村民自己的故事。20年间,黄业江“导演”的“村晚”参与演员从10人发展到90人,观众从100多人达到高峰时的4000多人,黄川村“村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名片。

  53岁的本村村民张玉,已经连续十几年在黄业江的“村晚”上表演了。因为表情夸张、经常反串男性角色,她的小品总能让大家捧腹大笑。今年她又自编了一个名为《刁媳悔改》的小品参演。“小品里有婆婆、媳妇、儿子三个角色,我女扮男装演儿子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婆媳矛盾中,儿子受到的夹板气,目的还是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张玉说,自从有了“村晚”,她感觉每年过春节又多了一种希望和期待。

  在“村晚”演出现场,舞蹈、三句半、戏曲、小品等一个个节目土色土香又精彩纷呈,既“接地气”又“上档次” ,很多节目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展示“土得掉渣”的内容,也体现出“农民也能演”的文化自信。“今年比去年更精彩,可以说老少皆宜,全村人都有爱看的节目。”在台下,村民孙佳鹏忙着用手机录小视频发朋友圈。

  交汇点记者 吉凤竹 通讯员 张开虎 谈翩翩

1 2

感谢您阅读: 【新春走基层】20年“村晚”唱出“泥腿子”文化自信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更多举报途径>>>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