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阿里:古稀老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新华网2018-05-14

  新华网阿里5月13日电(张宸 雪珍)一座独立的藏式二层小楼,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点心、酥油茶,各式家电一应俱全……典角村72岁的嘎玛次仁拿出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时中央代表团赠送的茶碗,倒满酥油茶端给远方来的客人,说起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典角村二组整齐的藏式二楼小别墅。新华网 雪珍摄

  典角村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的噶尔县扎西岗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这里生活了34年的嘎玛次仁,亲身经历了村子从落后到繁荣的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只有两三户人家居住,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嘎玛次仁老人回忆道:“那时候不通路,连帐篷都没有,只能用石头围半堵墙住里面,勉强挡挡风,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手工做的。”

  2012年前后,典角村通了水电,铺了油路,并建成了小康村。在政府的扶持和统一规划下,每家都有了新房子,每户也都有相应的政策性保障收入,整齐的藏式二层小别墅和屋顶插着的五星红旗让人无法想象当年的荒芜。

  嘎玛次仁(左一)与老伴儿扎西旺姆(左二)、妹妹(右一)在自家客厅里。新华网 雪珍摄

  嘎玛次仁和老伴扎西旺姆年事已高,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但在国家政策的关爱下,他们的晚年生活一点没受影响。

  “各项补助加起来一年收入2万多元,年轻时打工放牧都没这么多。”69岁的扎西旺姆高兴地说:“小病在乡卫生院看,大病到地区看,百分之百报销,以前哪儿敢想呢!”

  当年,由于到上学的地方路途太远,加上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嘎玛次仁的前几个孩子没能接受教育,让他一直自责不已。

  “当时家里有牲畜,到城里上学又费事,就想着还不如把家里的牲畜照顾好。”嘎玛次仁边说边指着为记者倒水的五女儿说,“她做事特别利索,但就是不识字,出去打工都不一定行。”

  如今的典角村,适龄孩子没有一个辍学。乡村两级干部对谁家里有适龄儿童如数家珍,常登门鼓励上学。由于三包政策执行到位,孩子上学不需要任何费用,受教育的孩子在外面有了出息,进一步调动了大家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村里出了三个大学生,我一个女儿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很快找到了工作。”嘎玛次仁高兴地说,“现在她的工作地点又换到了县里,离家更近,更方便照顾我们老两口。”

  说到这里,老人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酥油茶,得意地说:“以后,有得享福嘞!”(完)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新闻频道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阿里:古稀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8-05-14 20:34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网阿里5月13日电(张宸 雪珍)一座独立的藏式二层小楼,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点心、酥油茶,各式家电一应俱全……典角村72岁的嘎玛次仁拿出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时中央代表团赠送的茶碗,倒满酥油茶端给远方来的客人,说起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典角村二组整齐的藏式二楼小别墅。新华网 雪珍摄

  典角村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的噶尔县扎西岗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这里生活了34年的嘎玛次仁,亲身经历了村子从落后到繁荣的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只有两三户人家居住,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嘎玛次仁老人回忆道:“那时候不通路,连帐篷都没有,只能用石头围半堵墙住里面,勉强挡挡风,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手工做的。”

  2012年前后,典角村通了水电,铺了油路,并建成了小康村。在政府的扶持和统一规划下,每家都有了新房子,每户也都有相应的政策性保障收入,整齐的藏式二层小别墅和屋顶插着的五星红旗让人无法想象当年的荒芜。

  嘎玛次仁(左一)与老伴儿扎西旺姆(左二)、妹妹(右一)在自家客厅里。新华网 雪珍摄

  嘎玛次仁和老伴扎西旺姆年事已高,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但在国家政策的关爱下,他们的晚年生活一点没受影响。

  “各项补助加起来一年收入2万多元,年轻时打工放牧都没这么多。”69岁的扎西旺姆高兴地说:“小病在乡卫生院看,大病到地区看,百分之百报销,以前哪儿敢想呢!”

  当年,由于到上学的地方路途太远,加上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嘎玛次仁的前几个孩子没能接受教育,让他一直自责不已。

  “当时家里有牲畜,到城里上学又费事,就想着还不如把家里的牲畜照顾好。”嘎玛次仁边说边指着为记者倒水的五女儿说,“她做事特别利索,但就是不识字,出去打工都不一定行。”

  如今的典角村,适龄孩子没有一个辍学。乡村两级干部对谁家里有适龄儿童如数家珍,常登门鼓励上学。由于三包政策执行到位,孩子上学不需要任何费用,受教育的孩子在外面有了出息,进一步调动了大家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村里出了三个大学生,我一个女儿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很快找到了工作。”嘎玛次仁高兴地说,“现在她的工作地点又换到了县里,离家更近,更方便照顾我们老两口。”

  说到这里,老人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酥油茶,得意地说:“以后,有得享福嘞!”(完)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