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看巴蜀 | 綦江:神奇木化石跨越亿年与你对话
沉睡在地底的木化石重见阳光,长久地向更多世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亿年间的故事。

文化中国看巴蜀 | 綦江:神奇木化石跨越亿年与你对话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31

一棵树生命的尽头,是什么?

当树木埋入泥土之中,大部分会氧化、分解、腐烂,从而“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有极少数的树木,却会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

罕见的木化石群落

翠屏山园区内的罕见木化石群
翠屏山园区内的罕见木化石群

站在綦江区文龙街道翠屏山马桑岩前,清风拂过亿年“古树”,送来远古的问候。一根根“大树”斜躺在地上,上面的树皮纹理、年轮、木质纤维结构还清晰可见。这里便是位于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翠屏山园区内的木化石群。

木化石,顾名思义,就是由树木变成石头的化石。听上去十分简单,但木化石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个小概率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能以群落示人则更为罕见。

据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讲,亿年前,原始森林的树木被沉积物快速埋在地下,这通常是由火山爆发等突发灾难引起。被埋在地下的树木次生木质部分被地下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等物质所替代,产生了石化作用,逐渐形成木化石。这些木化石虽然保留了树干形态和内部结构,但是实际上已经是石头了。大自然便是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木化石安睡上亿年

2005年,当时的马桑岩还是一个繁忙喧嚣的采石场。有一天,一群采石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了黑褐色的石块,由此揭开了埋藏亿年的秘密。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家赶来此地,经考察论证后认为,这些木化石是松杉科裸子植物化石,形成于恐龙繁盛的侏罗纪,迄今已在地下安睡了1.4亿-1.7亿年。

巨大的木化石
巨大的木化石

马桑岩的木化石硅化和钙化共生,成因类型独特,观赏性强,数量众多,形态丰富,个体大,国内罕见,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木化石群之一,可见其稀有。

木化石与恐龙化石相生相伴,承载着许多信息,是认识当时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以及恐龙的钥匙,为研究地质遗迹变迁、古地理古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其珍贵。

一般认为木化石是在氧化环境中形成,煤则是在还原环境中形成,而这里的木化石与树皮煤共存,十分少见,展现了该区域沉积成岩环境的特殊性,可见其独特。

自然遗产不可再生

马桑岩木化石群是不可多得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初期,当地村民自发筹集资金,为现场修建了围墙、值班室等,用于保护这一木化石群。

翠屏山景区
翠屏山景区

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于2018年4月开园,翠屏山同老瀛山、古剑山一起,成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群也与恐龙足迹化石群、丹霞地貌等,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着綦江独特的地质文化。

如今的马桑岩木化石群前,停留了许多游客,他们围观着,惊叹着,为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奇迹而震撼。

目前,这里的木化石已发现20余根,其中最长的一根约有30米,直径最大的约有1.1米。看着一棵棵巨大的“古树”,人们不禁想象远古时期的綦江: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高大乔木郁郁葱葱,树下栖息着成群结队的恐龙。沧海桑田,虽然这些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通过大自然的“笔记”,我们仍可以窥见一二。

科学保护木化石群

游客们正在观赏綦江博物馆陈列的木化石
游客们正在观赏綦江博物馆陈列的木化石

马桑岩木化石群现场有了完善的风雨棚,对已出土的木化石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在距离马桑岩不到五公里的綦江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类木化石,介绍了綦江永新、东溪、古南、赶水、郭扶等地的木化石及其形成的过程,为游客讲述了木化石的“前世今生”。

本接近生命尽头的树木,经过亿年的地质变迁,变成了坚硬的石头;沉睡在地底的木化石,有朝一日得以重见阳光,并在保护下,长久地向更多世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亿年间的故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枯木逢春”呢?

(图片/视频由綦江博物馆提供)

联合报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姜连贵 李天春 徐云卿

四川新闻网记者 何佳欣

 

相关阅读:

文化中国看巴蜀|綦江: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文化中国看巴蜀|视频:100秒速览春日成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文化中国看巴蜀 | 綦江:神奇木化石跨越亿年与你对话

2023-03-31 12:00:00 来源:

一棵树生命的尽头,是什么?

当树木埋入泥土之中,大部分会氧化、分解、腐烂,从而“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有极少数的树木,却会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

罕见的木化石群落

翠屏山园区内的罕见木化石群
翠屏山园区内的罕见木化石群

站在綦江区文龙街道翠屏山马桑岩前,清风拂过亿年“古树”,送来远古的问候。一根根“大树”斜躺在地上,上面的树皮纹理、年轮、木质纤维结构还清晰可见。这里便是位于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翠屏山园区内的木化石群。

木化石,顾名思义,就是由树木变成石头的化石。听上去十分简单,但木化石的形成其实是一个个小概率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能以群落示人则更为罕见。

据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讲,亿年前,原始森林的树木被沉积物快速埋在地下,这通常是由火山爆发等突发灾难引起。被埋在地下的树木次生木质部分被地下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等物质所替代,产生了石化作用,逐渐形成木化石。这些木化石虽然保留了树干形态和内部结构,但是实际上已经是石头了。大自然便是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木化石安睡上亿年

2005年,当时的马桑岩还是一个繁忙喧嚣的采石场。有一天,一群采石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了黑褐色的石块,由此揭开了埋藏亿年的秘密。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家赶来此地,经考察论证后认为,这些木化石是松杉科裸子植物化石,形成于恐龙繁盛的侏罗纪,迄今已在地下安睡了1.4亿-1.7亿年。

巨大的木化石
巨大的木化石

马桑岩的木化石硅化和钙化共生,成因类型独特,观赏性强,数量众多,形态丰富,个体大,国内罕见,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木化石群之一,可见其稀有。

木化石与恐龙化石相生相伴,承载着许多信息,是认识当时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以及恐龙的钥匙,为研究地质遗迹变迁、古地理古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其珍贵。

一般认为木化石是在氧化环境中形成,煤则是在还原环境中形成,而这里的木化石与树皮煤共存,十分少见,展现了该区域沉积成岩环境的特殊性,可见其独特。

自然遗产不可再生

马桑岩木化石群是不可多得且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初期,当地村民自发筹集资金,为现场修建了围墙、值班室等,用于保护这一木化石群。

翠屏山景区
翠屏山景区

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于2018年4月开园,翠屏山同老瀛山、古剑山一起,成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群也与恐龙足迹化石群、丹霞地貌等,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着綦江独特的地质文化。

如今的马桑岩木化石群前,停留了许多游客,他们围观着,惊叹着,为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奇迹而震撼。

目前,这里的木化石已发现20余根,其中最长的一根约有30米,直径最大的约有1.1米。看着一棵棵巨大的“古树”,人们不禁想象远古时期的綦江: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高大乔木郁郁葱葱,树下栖息着成群结队的恐龙。沧海桑田,虽然这些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通过大自然的“笔记”,我们仍可以窥见一二。

科学保护木化石群

游客们正在观赏綦江博物馆陈列的木化石
游客们正在观赏綦江博物馆陈列的木化石

马桑岩木化石群现场有了完善的风雨棚,对已出土的木化石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在距离马桑岩不到五公里的綦江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类木化石,介绍了綦江永新、东溪、古南、赶水、郭扶等地的木化石及其形成的过程,为游客讲述了木化石的“前世今生”。

本接近生命尽头的树木,经过亿年的地质变迁,变成了坚硬的石头;沉睡在地底的木化石,有朝一日得以重见阳光,并在保护下,长久地向更多世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亿年间的故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枯木逢春”呢?

(图片/视频由綦江博物馆提供)

联合报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姜连贵 李天春 徐云卿

四川新闻网记者 何佳欣

 

相关阅读:

文化中国看巴蜀|綦江: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文化中国看巴蜀|视频:100秒速览春日成华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