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
2023-11-10 来源:华龙网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②,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④,晴翠接荒城⑤。

又送王孙去⑥,萋萋满别情⑦。

韵部八庚:荣、生、城、情

入声字:一不、接、别

对:野火~春风、烧~吹、不尽~又生、远芳~晴翠、侵~接、古道~荒城

注释: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②离离:盛多,浓密,这里指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远芳:远处的芳草。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⑤晴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这里指明丽翠绿的草原。

⑥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离别远去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秋枯春荣。

大火无法将其烧尽,春风吹来它又遍地滋生。

芬芳四溢的草遮没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也饱含别情。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三年(787)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