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和存子侄长吟酆都韵
宋/阳枋
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
【作者】
阳枋(1187年~1267年),初名昌朝,字宗骥,易名枋,字正父,门人称字溪先生。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人。中国南宋文学家、诗人、官员。阳枋于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冠乡选。淳祐元年(1241年),赐同进士出身。淳祐四年(1244年),监昌州酒税,摄广安学官。次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淳祐八年(1248年),调绍庆府学教授,摄郡通守。晚年以季子阳炎卯贵,加官至朝散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阳枋去世,享年八十一。阳枋博览群书,其“文章皆胸中道义一派流出,故平易而造理,不尚奇怪,雅好谪仙诗体”。著有《易说》《图象》《家训》及诗词等12卷,已佚。
【注释】
江肥石没浪壮激:江水肥满,巨石被淹没,波浪壮阔激荡。
水瘦石露滩无声:江水瘦浅,巨石露出,沙滩静寂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鹿群从深林中来到平都,显得庄重。
林槁鹿去平都轻:林枯干,鹿离开平都,轻盈自在。
消息盛衰有如此:信息的传递、繁荣和衰落就如这般。
是理见处须分明:这个道理必须清晰明确地理解。
孟叟晚年尽心作:孟子晚年全心创作。
孔圣垂老春秋成:孔子在垂垂老矣的时候完成了《春秋》的编著。
当知血气命于志:应当知道,血气和命运都取决于意志。
不同万物殊枯荣:与万物不同,有其独特的枯荣更替。
好向先生问心极:向老师请教心学真谛。
万里浮舟入帝城:乘着万里航程的船只,进入帝都。
【赏析】
诗中的“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描绘了江水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石头在江水中的存在状态。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喻了人生的起伏和盛衰。江水的壮阔激荡象征着人生的激情和力量,而石头的沉浮则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通过鹿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鹿群的出现和离去,以及它们在平都的重量变化,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法则。这里,作者通过鹿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在“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这一句中,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人生盛衰的理解。他认为,人生就像自然界一样,有生有死,有盛有衰,这是无法避免的规律。因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孟子和孔子的例子,“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作者强调了心志的重要性和坚持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孟子和孔子都是在晚年时期完成了重要的著作,他们的心志和追求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这里,作者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和“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两句,作者进一步强调了意志和心志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命运和生命的力量都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追求。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万里浮舟入帝城”寓意着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