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题礼园亭馆
清/宋育仁
步虚声下御风台,一角山楼雨涧开。
爽气西浮白驹逝,江流东去海潮回。
俯临木杪孤亭出,静听涛音万壑哀。
【作者】
宋育仁(1857—1931年),字芸子,晚年号道复,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大岩凼人。他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
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检讨。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着意考察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积极策划维新大计,提倡民主共和。回国后,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甲午战争失利后,宋育仁计划从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长崎和东京,却因慈禧太后阻拦而失败。由于壮志难酬,他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著有《问琴阁丛书》。民国二十年(1931年)底,宋育仁因积劳成疾,病逝成都,终年74岁,弟子私谥“文康”。与吴之英、廖平、杨锐一起被称为“尊经四杰”。
【创作背景】
《题礼园亭馆》的创作背景是宋育仁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进士后,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并改任检讨。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知识,从而培养了自己对文学和艺术的浓厚兴趣。
在担任检讨期间,宋育仁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艺术研究。他深入了解和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包括诗词、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他也经常参与文人雅集,与其他文人墨客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文化艺术问题。
在创作《题礼园亭馆》时,宋育仁可能是在游览礼园亭馆的过程中,被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礼园亭馆的美景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感悟。
【注释】
御风台:地方名。
西浮:西学东渐的意思。
【赏析】
全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礼园亭馆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步虚声下御风台,一角山楼雨涧开”,作者登上了高高的御风台,俯瞰着整个礼园亭馆,听到的是虚无缥缈的步虚声,看到的是山楼和雨后的溪涧。这里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第三、四句“爽气西浮白驹逝,江流东去海潮回”,作者看着西方的爽气浮过,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江水向东流去,海潮又涌回来。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
第五、六句“俯临木杪孤亭出,静听涛音万壑哀”,作者俯瞰着树梢上的孤亭,静静地听着万壑中涛音的哀鸣。这里的景色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让人感到人生的苦短和悲凉。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礼园亭馆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