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诗词㉒】北碚木雕
2023-12-01 来源:华龙网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策划《非遗里的诗词》系列报道,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

今天推出《北碚木雕》。

 

雕木工
宋/苏籀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注释】

砺:一意为磨刀石,见《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一意为磨,见《书;费誓》“砺乃锋刃”。

印版,其表面处理成一部分可转移印刷油墨,另一部分不转移印刷油墨的印刷版。

趺:足的意思。方趺,就是说石碑下部是方形的意思。

穿凿,开凿;挖掘。

斲,木工工具,指斧斤之类,砍、斫、削。

玉牒,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

【译文】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你可曾见过峄山的陡峭悬崖上的痕迹,枣木刻模真并失。用枣木雕刻的模型,栩栩如生却又有所缺失。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还可曾见过深之袖手为安国立碑,帝悟百牛欣倒石。帝王领悟百牛倒石的喜悦。秦唐二子皆有声,秦朝和唐朝的杰出人物都有声望,何必今人不逾昔。
为何现今的人们不超越古人。拙工砺器雕不已,愚者通过磨砺工艺不断雕刻器物,印版传书差可贵。印版能够传递文字,尽管不尽完美却很珍贵。方趺图首效碑影,方趺和图首效法石碑的影像,穿凿胶黏总纰颣。雕琢和粘附总有瑕疵。凤山之水生琼玖,凤山的水滋养了珍贵的玉石,斲磨光泽坚而黝。经过雕琢打磨后,它们光彩照人又坚韧而深沉。文章光艳照千古,杰出的文章闪耀着千古的光芒,玉牒万金吁可剖。玉制的文献价值连城,啊,可剖析其中奥秘。刊劖四海多名手,广为流传四方,许多名匠的手笔,何必区区镌腐朽。为何要将精湛之作镌刻在腐朽之物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雕刻工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雕刻艺术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推崇。诗中通过描绘高崖上的雕刻痕迹、古代碑文的价值、雕刻师的技艺和玉石的美丽,展示了雕刻艺术的精妙和价值所在。作者通过对古代和现代艺术的对比,呼吁现代人要超越古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技艺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通过描绘雕刻艺术的精细与完美,以及传统文化的卓越价值,诗词传递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