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季之江东
一 原文
送二季之江东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⑴。
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⑵。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⑶。
云峰出远海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⑸,匡山种杏田⑹。
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⑺。
二 注释
⑴谢灵运有《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与从弟惠连》诗。刘履曰:强中,地名,今山下有强口,疑即此也。
⑵《世说新语》,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
⑶杨齐贤曰:西塞山,在鄂州。陆放翁《入蜀记》:晚过道士矶,石壁数百尺,色正青,了无窍穴。而竹树迸根交络其上,苍翠可爱,自过小孤,临江峰嶂,无出其右。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张志和)《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飞”者。李太白《送弟之江东》云:“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必在荆楚作,故有中路之句。张文潜云:“危矶插江生,石壁劈青玉”,殆为此山写真。又云:“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艰危道士矶”,盖江行惟马当及西塞最为湍险难上。
⑷谢灵运诗:“灭迹入云峰。”
⑸《太平御览》:《九土文括略》曰:会稽山,有一石穴委曲,黄帝藏书于此,禹得之。施宿《会稽志》:阳明洞天,在会稽县宛委山龙瑞宫。旧经云三十六洞天之十一洞也。洞外飞来石上,为禹穴,传云禹藏书处,一云禹得玉匮金书于此。
⑹匡山,即庐山。《庐山记》:匡续结庐于山,故号匡庐山。《神仙传》:董奉还豫章庐山下居,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余万株,郁郁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杏子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少而取杏多青,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旁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
⑺《韵会》:“迟,待也。”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云“临江迟来客”是也。《诗经·小雅》:“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谢灵运诗:“三载期归旋。”
三 今平声中的入声字:作一及出穴
押韵:下平一先:贤船川田旋
对仗: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四 译文
初出令中望亲朋,与惠连相见。
非常羞愧一日长,未及二位贤者。
西塞堵住中路,南风欲推进船。
云岭从遥远的大海上露出,帆影悬挂在清川之上。
禹王的穴地埋藏了书籍,匡山上种满了杏园。
我们这次行程都是有目标的,迟早会归来。
五背景
《送二季之江东》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诗,体裁为五言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二季江东之行的送别和祝愿之情。
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和学问远远不及二龙贤,因此非常羞愧,但还是向他们送行并祝愿他们一路顺风。
诗中展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羡慕之情,他对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感到自愧不如。诗人以具体的描写展示了二季的行程,揭示了他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和艰辛。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他们行程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们一路顺风,取得好的结果。诗中描绘了二季从西塞堵塞的中路过去,迎着南风前行。云岭的山峰从远海中出现,船帆的影子悬挂在清川上。禹王的穴地埋藏了许多书籍,匡山上种满了茂盛的杏园。诗人认为这次行程都是有益的,无论早归还是迟归,都会有所收获。在诗人对友人的别离之情中,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