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重庆文艺网、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联合重庆市诗词学会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策划栏目《文旅中的诗词》,让我们跟随诗词的脚步,走进大美重庆。
今日,让我们走进“天地歌乐 人文沙磁”。
《歌乐灵音》
清/王尔鉴
山回清音远,聿谁弄管弦。
崖呜风度壑,松韵雨霏天。
讵迓吹笙客,俨来御鹤仙。
昔曾广雅调,云顶响流泉。
【作者】王尔鉴(1703~1766),字熊峰,河南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
【注释】
《华阳国志》:“相传秦李冰子二郎佐父导水,驻跸山上,乐作如闻钧天之音,故名歌乐。”
清《巴县志》志载:“山崇五里,层岭密树,松杉翳日,清风倏来则万籁齐鸣,胜于鼓乐。”
又云:“登其巅,两江九门宛在眉睫。松泛清涛,响传歌乐,风动谷应,松抛山面千里翠。”“歌乐山群峰耸秀,松桧参天,风雨过之,如闻万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歌乐山的山林美景,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首联“山回清音远,聿谁弄管弦”,作者描述了山林中的宁静与远扬之音。清音回荡在群山之间,仿佛是远方有人在演奏管弦乐。这里,作者通过音乐元素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优美而富有生机的山林画面。
颔联“崖呜风度壑,松韵雨霏天”,作者进一步描述了山崖、风、壑谷和松树的和谐共鸣。风在壑谷中穿梭,发出阵阵声响;松树在雨中摇曳,仿佛在演奏着天籁之音。这一联将自然的声音与景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美妙。
颈联“讵迓吹笙客,俨来御鹤仙”,这里,作者引入了神话元素,想象着有仙人吹着笙乘鹤而来。这种想象为山林美景增添了一层神秘而超凡的色彩,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整首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沙坪坝,一盏学灯照,百载文化人。一条石板路,千年歌乐风。这里是文化与故事的富矿、教育与人文的沃土。这里是生态与绿色的家园、创新与开放的头雁。沙坪坝——这里有宜居逸趣的惬意生活。这里有“诗”,更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