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宋/苏轼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
乌鸢:乌鸦和老鹰。
食:食物。
舟人:船夫。
神:巫山神女,传说中治水的英雄,民间奉为水神。
害:伤害。
怪:奇怪。
何事:为什么。
【赏析】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是一首描绘巫山庙周围景象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歌中的“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描绘了巫山庙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给人以宏大和壮丽的感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则描绘了乌鸢在行舟上捕食的情景,给人以生动和真实的感觉。这种描绘突出了巫山庙周围自然生态的丰富和美丽,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了铺垫。
在诗歌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描绘乌鸢在行舟上捕食的情景,进一步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乌鸢是凶猛的猎食者,但在这里却被描绘成温顺的形象,它们在行舟上捕食,与人类和谐共处。这种描绘突出了生命的平等和相互依存,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作者通过“舟行无人住”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这种感慨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鲜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是一首描绘巫山庙周围景象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