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峡
2023-12-17 来源:华龙网

入峡

宋/苏轼

自昔怀幽赏,今兹得纵探。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馀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绝涧知深浅,樵童忽两三。

人烟偶逢郭,沙岸可乘篮。

野戍荒州县,邦君古子男。

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篸。

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

气候冬犹煖,星河夜半涵。

遗民悲昶衍,旧俗接鱼蚕。

板屋漫无瓦,岩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险,得米不盈甔。

叹息生何陋,劬劳不自惭。

叶舟轻远溯,大浪固尝谙。

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

蛮荒安可住,幽邃信难媅。

独爱孤栖鹘,高超百尺岚。

横飞应自得,远飏似无贪。

振翮游霄汉,无心顾雀鹌。

尘劳世方病,局促我何堪。

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

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

怀:想念,怀念。

幽赏:到幽静的地方去玩,欣赏那里的美景。

今兹:现在。

纵探:随意寻探幽美风景的地方。

万派:谓长江支流众多;派,水系,支流。

泻东南:长江向东南方向流去。

毵毵(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骖(cān):一车所驾的三匹马;驾车时辕马两旁的马。此谓马。此句意谓峡中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好像受了惊吓的马在奔跑。

【赏析】

苏轼的《入峡》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美景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通过对长江三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美丽。在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三峡的连绵山峦、浩渺江水、悬崖峭壁、丛林竹木、飞泉怪石等景观,同时还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人文景观。这些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文气息,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和韵律,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在思想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总之,苏轼的《入峡》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美景的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和思想情感的深刻表达,诗歌展现了一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人文精神,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