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图⑱ | 诗意重庆·万州
2023-12-19 来源:华龙网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长图 | 诗意重庆》系列作品,展示各个区县的诗词文化与最美风情。

今天推出万州区。

诗词欣赏: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唐·陈子昂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
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
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
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
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
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
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注释:

空濛

〈书〉形容迷茫:山色~ㄧ烟雨~。

岩雨

犹山雨。 唐 陈子昂 《万州晓发》诗:“空濛巖雨霽,烂熳晓云归。” 唐 李益 《华山南庙》诗:“巖雨神降时,回飇入松柏。”

烂熳

见“ 烂漫 ”。

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明发

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维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 。”

谓孝思。 晋 陆机 《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发。” 宋 苏轼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早晨起程。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杨万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花留一月。”

谓揭发查清。《后汉书·循吏传序》:“明发姦伏,吏端禁止。”

阐明,发明。《隋书·律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发。”《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观文殿》:“其所撰之书,属辞比事,条贯有序,文畧理畅,互相明发。”

清 代军机处草拟上谕有明发、廷寄之别,有关巡幸、上陵、经筵、蠲赈、及内侍郎以上,外臣总兵、知府以上黜陟调补的谕旨,称为明发,经内阁传抄以次交于部科。参阅 清 梁章鉅 《枢垣记略·规制一》。

騑騑

马行走不止貌。《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 毛 传:“騑騑,行不止之貌。” 唐 张说 《破阵乐》:“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多违

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晨放舟,乘着涨起的江水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音乐、诗歌的运用,表达出了诗人归家和思念故乡的喜悦和哀愁。同时,这首诗也表现出了陈子昂诗歌的深厚和雅的特点,使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加深远。


南浦
宋·寇准
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
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注释:

南浦:今重庆万州。蜀建兴八年(230年)分駒忍东南立南浦县,北周改为万川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为南浦,唐天宝(742—755年)初置万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县,属夔州府。

“春风”二句:言春风吹过下垂的杨柳枝,南浦江面已经水涨。怅:《重庆市万州区志(下)》第1777页作“涨

离嵬:分散的一座座高山。嵬:《重庆市万州区志(下)》第1777页作“魂”。

泣微雨:言花沾上雨珠,仿佛哭泣一般。

【赏析】

这首《南浦》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长江南岸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敏感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融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寇准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表现出他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才华。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
唐·杜甫
京兆先时杰,琳琅照一门。
朝廷偏注意,接近与名藩。
祖帐维舟数,寒江触石喧。
看君妙为政,他日有殊恩。

【译文】

曾经三世作官在长安京城,

政绩卓著的光彩照耀门庭。

因此受到朝廷特殊的倚重,

得以到近万州的巴州任职。

帐幕林立仿佛有排舟之势;

寒江拍打着岸边激荡有声。

你此去巴州定能躬行美政,

来日必得到朝庭特殊恩宠。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寓居夔州时所作,年次难考。今附在大历元年(766)之后、二年(767)之前。当时李叔明由万州(今重庆万州)调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县),杜甫写了这首送别诗,称美其政绩,并祝他来日施恩于民。鲜于万州,即李叔明,本姓鲜于氏。

【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杜甫对鲜于炅的赞赏和向往。通过对鲜于炅的身份和家族背景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受到周围人的重视。通过描写送行者观看鲜于炅迁徙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他未来的成就的预期和祝愿。整首诗篇构思巧妙,表达了送行者对鲜于炅的真挚祝福和对他未来的期待。

文旅赏析:

长图18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