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图⑭ | 诗意重庆·奉节
2023-12-19 来源:华龙网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长图 | 诗意重庆》系列作品,展示各个区县的诗词文化与最美风情。

今天推出奉节县。

诗词欣赏: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发:启程。

朝:早晨。

白帝:白帝城。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译文】

秋风迫秋气深猿啼悲哀,江岸青滩沙白鸟儿盘回。无尽的落叶萧萧飞去,不尽的长江滚滚流来。万里悲秋常常寄人篱下,今生多病今又独上高台。艰难啊苦恨满头霜雪,潦倒啊已经停了酒杯。

【赏析】

唐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奉节东出三峡,唐大历五年(770)杜甫在经过两年的艰苦漂泊后,也就是说《登高》吟后两年多即与世长逝,享年59岁,这首诗充满了无限悲戚。


竹枝词四首·其一
唐·白居易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注释】

竹枝词: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代诗人多有拟作,刘禹锡、顾况、白居易等人成绩比较显著。

瞿(qú)塘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 [2]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水烟:水上的烟霭。

白帝: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

闇(ān)鸟:指归宿之鸟。

歇:停止,消止。

杀:形容程度很深。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自指,当时作者任忠州刺史。

巴东、巴西:均为郡名,前者在今重庆市奉节一带,后者在今四川阆中一带。船舫(fǎng):泛指船。

雨脚: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

蓼(liǎo):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生长在水边或水中。簇簇(cù):丛列成行貌。

蓠(lí):水中生长的一种藻类植物。

断咽(yè):止断。

怪来:怪不得的意思。缘:因为。

通州司马:指元稹,当时元稹任通州司马。

【译文】

瞿塘峡口水雾蒙蒙,像轻烟一样低笼在江面,白帝城上的月亮慢慢移向西边。

谁人唱起了伤心的竹枝词,当歌声唱到哽咽处,山上的猿猴和鸟儿都一起悲伤地啼唤。

【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形同谪居。唐朝统治阶级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生活痛苦。诗人此时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通过写唱《竹枝词》,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绪,也表露了诗人苦闷细心情。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文旅赏析:

长图14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