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一诗一品》系列报道,创新利用AI技术,带你深入浅出地了解诗人们创作的历史故事,解析诗词中的文化精髓。
今天推出诗人杜甫的《鹦鹉》。
鹦鹉
杜甫 〔唐代〕
鹦鹅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释意】
鹦鹉满怀深重的愁思,
因聪明而勾起离别绪。
它翠绿的羽毛被剪尽,
徒有着红嘴善传言词。
永远没有开笼的日子,
只剩旧时栖息的空枝。
世人爱它却又伤害它,
何必生就这出奇毛羽?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杜甫在大历元年(766)客居夔州时所作。全诗以鹦鹅自况,表达了志士失路、苦于拘束、不能自展其奇的苦闷心情。
【赏析】
《鹦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歌,以鹦鹉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智慧的探索。
首先,诗人描绘了鹦鹉的形象,它含着愁思,聪明地回忆着别离。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鹦鹉的形象,暗示了自己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鹦鹉的外貌和特点,翠绿的羽毛已经短少,红色的嘴巴已经很多。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鹦鹉的特点,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鹦鹉的同情和感慨,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这里,诗人暗示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人为何要如此追求功名利禄?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特点。
总的来说,《鹦鹉》是一首以鹦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和思考的诗歌。这首诗歌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