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唐/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作者】
杜甫,(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注释】
翼瓦:谓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眇眇:微末;孤单无依貌;辽远。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客愁:行旅怀乡的愁思。
故作:假装处于某一状态或情况。
【赏析】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诗人杜甫在《子规》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鸣,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描绘了子规所在地的环境,高山峡谷中有一个云安县城,江边楼阁如翼,整齐划一。这里的环境静谧而美丽,但诗人却用“峡里”、“江楼”等词语暗示着一种孤独和寂寥。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进一步描绘了子规所处的环境,两边山峰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子规鸟整日在其中啼鸣不已。这里的环境更加荒凉和凄清,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微风的轻柔和夜晚的冷清,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和夜晚的寂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诗人听到子规鸟的啼鸣,自然想起了远方的故国,心中的愁苦无法排遣。而子规鸟的啼鸣又似乎故意在耳边低吟浅唱,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鸣和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子规鸟的特点和习性,也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