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浩月
清/王尔鉴
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
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
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
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
【作者】
王尔鉴(1703-1766),字熊峰,河南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
【注释】
石破天开:形容山石陡峭,仿佛天地初开。
龙行俨禹门:形容山石的形状如同龙一般,仿佛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
禹门:在这里指的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山峡之门。
魄宁生月窟:月魄宁静地生于月亮的居所,即月宫。这里形容月亮的宁静美丽。
光自耀云根:光芒自然地照耀着云彩的根源,即天空。这里形容天空的辽阔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涂山禹门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先,诗中的“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描绘了涂山禹门壮观的景象,仿佛是石破天开,龙行其间。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山峰比作龙,表现出涂山禹门的神秘和威严。
接下来,“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涂山禹门,表现出其神秘和美丽。这里运用了象征和写实的手法,通过描绘月光和云彩,表现出涂山禹门的神秘感和壮丽感。
第三联“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则描绘了涂山禹门的水景,表现出其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结合。这里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水景比作雪浪和冰轮,表现出其美丽和壮观的景象。
最后,“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则通过对涂山禹门的历史背景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运用了想象和写实的手法,通过描绘涂山禹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涂山禹门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通过运用比喻、想象、象征、写实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历史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卷。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涂山禹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