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诗词图集》栏目,展示各个区县的长江诗词与最美风情。
诗词欣赏:
定慧晓钟
清/石如金
古刹鸣钟万户醒,霜天残月带疏星。
山僧有意惊蕉梦,风送人间及早听。
【作者】
清代的石如金是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留存的作品也较少。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石如金著有《石氏家谱》,其中收录了他的诗作。这些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为特点,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如需更多关于石如金的信息,建议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创作背景】
定慧寺,始建于唐宋之际,乃受柳宗元治柳州的启发,曾经废律改禅,由是规模遂大,名声愈响,朱熹赐匾“天风海涛”,从此“定慧晓钟响万里”成为长寿人流传千年的记忆。
“定慧晓钟”是描述定慧寺清晨的钟声,这个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庄重的感觉。定慧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凤城街道东街青龙岭上,高耸于长江边的悬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寺庙的三重大殿和后殿在明朝洪武年间经过重修,并在清朝康熙七年(公元1667年)得以重建。
“定慧晓钟”之所以闻名,一方面是因为定慧寺的地理位置独特,高耸入云,钟声能够传得很远;另一方面,定慧寺的钟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禅宗的修行。清晨的钟声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人们,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此外,“定慧晓钟”还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那就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朱熹曾为定慧寺题写了一块匾额,上书“天风海涛”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不仅表达了定慧寺高耸入云、临近长江的地理位置特点,也寓含了佛教禅宗的博大精深和广阔无垠。这块匾额至今仍是定慧寺的镇寺之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朝拜。
【赏析】
“古刹鸣钟万户醒,霜天残月带疏星。”诗人开篇就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画卷,古寺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唤醒了千家万户。霜天之上,残月与稀疏的星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
“山僧有意惊蕉梦,风送人间及早听。”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僧敲钟的场景,山僧有意用钟声惊醒人们的梦境,传达出一种禅意。而“风送人间及早听”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及早听到这钟声,感受到其中的禅意和佛韵。
整首诗歌以古寺钟声为线索,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和山僧敲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意和佛韵的向往和感悟。钟声作为诗歌中的象征和意象,不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通过钟声的传递,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庄严和神秘,从而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