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愁十二首(其七)
唐/杜甫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作者】
杜甫,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
【注释】
贞观:唐太宗年号。
铜牙弩:弩系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弓,牙是弩上发矢之机。
开元:唐玄宗年号。
锦兽张:锦制射侯。射侯即箭靶,上画熊罴等兽,故名。此亦指弓。
花门:回纥的别称。
此物:指铜牙弩、锦兽张。
【背景】
这组诗当是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瀼西所作。杜甫久客天涯,有感于前愁未释而后愁复至,于是写了这一组对秋兴悲、聊以自遣的篇什,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的种种愁绪。
【赏析】
《复愁十二首(其七)》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唐朝军队的强大和威武,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中,诗人提到了唐朝的两个盛世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这样两个时期,唐朝的军队装备精良,军力强大。铜牙弩是一种强力的弓箭,锦兽则是一种华丽的战鼓,这些装备都彰显了唐朝军队的威武和雄壮。
次句“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则进一步描绘了唐朝军队的强大和威武。诗人认为,即使是小规模的敌人,比如花门(可能是指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唐朝军队面前也不堪一击。这里的“此物弃沙场”暗示了唐朝军队在战争中的绝对优势和胜利。
然而,尽管唐朝军队强大,诗人却对战争持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他既对唐朝军队的威武和强大感到自豪,也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感到深深的忧虑。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唐朝军队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他也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