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唐/杜甫
其一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其二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其三
喧喧道路好童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自是乾坤王室正,却教江汉客魂销。
其四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其五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其六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其七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其八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其九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其十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其十一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唯有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其十二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作者】
杜甫,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
【注释】
禄山:指安禄山,唐代安史之乱的祸首。
人寰:是人间、人世,出自《舞鹤赋》。
蛮夷:古代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出自《战国策·燕策》。
庶事:众多;平民,百姓;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
偃武:停息武备。
圣哲:亦作“圣喆”,具有超凡品德、才智的人;亦指圣人和哲人。
宫闱:指壸闱,后妃的住所。
草奏:草拟的奏章。
澶漫:放纵;宽长貌、广远貌;泛滥。
青丘:地名,今山东淄博市境内,高青县境内,江苏境内皆有。
滹沱:守护陵墓人员的居住点;水边的村寨;胡同;食物;水名。解释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是战国燕昭王为宴请天下才士而筑。
并辔:两马并行、两马并驰、并驾齐驱。
【赏析】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诚。全诗从首逆消亡写到全国统一,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气呵成,脉络分明,格局严整,充分体现出联篇绝句的特色。
首先,这组诗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是欢喜和兴奋。诗人通过描述河北诸道节度入朝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欢欣之情和对忠良之臣的赞美。诗中的每一首都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热情。
在具体分析中,每一首都各有特色,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描绘,还有对未来的期许。例如,第一首诗以安史的下场为鉴戒,提醒诸镇要识时务作忠良;第二首则直接规讽朝廷,建议不贪奉进;第三首则特写促使诸道入朝的功臣李光弼。这些诗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这组丰富多彩的作品。
此外,这组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有特色。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与现实、忠诚与背叛、苦难与幸福等相对立的元素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综上所述,《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是一组充满热情和活力的诗歌,通过描绘河北诸道节度入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欢欣之情和对忠良之臣的赞美。这组诗歌不仅具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极具特色,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