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
2023-12-25 来源:华龙网

雨晴

唐/杜甫

雨时山不放,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注释】

如新:指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

天路:指天上的路。喻及第、出仕等。

殊俗:风俗、习俗不同。亦指风俗不同的远方。异于流俗。

【赏析】

这首《雨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述了雨后初晴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雨时山不放,晴罢峡如新。”中,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雨后,山峦呈现出更加清新的景象,峡谷也仿佛被雨洗刷得焕然一新。这种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景色的清新和美丽。

次联“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看到天际之路与别处不同,引发了对异乡风俗的感慨。同时,面对秋天的江水,诗人思绪万千,不禁感叹人生的苦短和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中,诗人描述了猿猴因悲伤而流泪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伤感。诗人感到无人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也无法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情感,这使得他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他感到自己的眉头紧皱,无法舒展,因为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悲痛。诗人感到自己需要用长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这种宣泄也让他感到疲惫和伤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雨后初晴景色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