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唐/杜甫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峡,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释】
颂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讽咏:见“讽咏”。亦作“讽咏”。讽诵吟咏。
天旋:天体旋转。常用以形容气势雄伟或景象壮观。比喻皇帝出巡。比喻巨大变动,常与“地转”连用。参见“天旋地转”。
夔子:春秋时夔国的国君。
阳湖: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由恽敬、张惠言所创。
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指发日树。传说中的树名。
飞鸣:边飞边鸣。比喻显身扬名。
衔芦: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
晚达:晚年得官;迟显达。
皇都:京城;国都。辽都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描述了诗人在三峡的旅途中所见所感。 首联“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描述了友人多次来信邀请杜甫前往荆州府,表达了友人的深情厚意。接下来的“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描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暗示着当地人民生活的欢乐和安宁。
颔联“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描绘了三峡航行的艰险和杜甫身体的衰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多变。接下来的“天旋夔子峡,春近岳阳湖”,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也暗示着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颈联“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描绘了杜甫在出发时的喜悦和忧虑,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矛盾和挣扎。接下来的“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描绘了鸟儿的飞翔和鸣叫,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接下来的诗句中,杜甫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这些诗句中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展现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智慧。
总的来说,《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三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