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巴东三峡歌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续巴东三峡歌

宋/曹勋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月明夜寒寒雨霜,相望各在天一方。

安得身有羽翼如鸳鸯,千里同相将。

【作者】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号松隐,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大臣。他是北宋末期的曹组之子,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曹勋自幼继承家训,精通文艺,也有能文之声。他入太学后,负有盛名。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他以恩补承信郎,并被特命赴进士廷试,赐同进士出身,但仍然留在武选。靖康元年(1126年),他担任阁门宣赞舍人,管理龙德宫。

曹勋曾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年)秋,曹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上疏条陈恢复大计,言颇切直,触怒执政,后辗转泉南、江淮间,九年不迁秩。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服金人归还徽宗灵柩,被秦桧猜忌,因乞祠禄,退居天台。其后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又两次使金,占窥敌情。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起提举皇城司。淳熙元年(1174年),曹勋去世,享年七十余岁。

曹勋历仕四朝,故诗中多当时见闻,尤以使金诗最为重要。其诗题材广阔,感时伤事之作颇多;语言质朴自然,直抒胸臆,不假藻饰;风格清新明快,尤善于用简炼明白的语言表达凝蓄深沉的情思。

【注释】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月明:月光明朗。

相望:互相对望。

一方:一边。多指远处。

相将:相偕,相共。

【赏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开篇就点明了巴东三峡中巫峡的长度,并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语,暗示了巫峡两岸山势的险峻和猿声的悲切。这种描绘方式既有视觉效果又有听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月明夜寒寒雨霜,相望各在天一方”,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巫峡的景色,月光照亮了寒冷的夜晚,雨水和霜花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同时,作者又用“相望各在天一方”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安得身有羽翼如鸳鸯,千里同相将”,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作者希望能够像鸳鸯一样拥有翅膀,千里迢迢地与心爱的人相会。这种感慨和思考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无奈和悲凉,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归宿和归宿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表现,展现了巴东三峡的壮美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考,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