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折杨柳

南北朝/萧绎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澈,游子泪沾裳。

【作者】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籍贯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他是南朝梁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

萧绎在年轻时因病而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仍然勤奋好学,尤其擅长文学和绘画。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金楼子》《梁书》等。

在政治上,萧绎的统治时期相对稳定,他努力振兴国家,整顿军队,提倡节俭和廉洁,以及发展经济和文化。然而,他与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激烈,最终导致了梁朝的覆灭。

在个人生活中,萧绎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但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是一位具有文学才华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的作品和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注释】

巫山:山名,在重庆、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

“同心”二句:此联点题,即游子怀乡。意谓:与自己相爱的人折柳告别,行程如此遥远,游子这故乡人如何不怀念故乡?

“山似”二句:山峰连绵起伏如画,像莲花一般美艳,如明月一样明亮。此二句写水光山色之美。

“寒夜”二句:寒夜里,舟行江上,两岸猿猴的哀啼声,更使游子思念亲人,以至于不觉泪下沾衣裳。

【赏析】

巫山在今重庆、湖北两省的边境,长江从中传流奔腾而过,形成著名风景“长江三峡”巫峡又称大峡,在三峡中距离最长。联系二、三四句垂柳垂杨、同心同折、故人故乡的词句来看,首句似做“巫山巫峡”为优,如此不仅于后面三句遣词特点互相一致,音节也更为显得流畅。

前四句由巫山巫峡而及路旁杨柳,有杨柳而及同心人折柳告别,而后点明“故人怀故乡”的题意。这样切合《折杨柳》的题目,又具体抒写了羁旅长江的行人内心的紊纷悲哀。

五、六句形容巫山群峰的美艳和长江流水的清净。巫山十二峰并列长江两岸,绵延挺拔,苍苍奇丽。古时长江流水十分清澈,加之两岸青山相映,更显得碧净生辉。诗人用“莲花艳”“明月光”比喻巫山形貌媚态和明澈碧丽,深得山光水色之妙。

然而,绮丽的山水景色无法消除游子内心的伤感。寒夜行舟,听见两岸彻夜凄啼的猿声,更为牵动了他们思念故乡的情感,以至于难以自控,泪沾衣裳。诗歌结束,再回到前面“故人怀故乡”的哀音悲响,而凄怆的程度却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