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唐/戴叔伦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陆行巉岩水不前。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作者】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唐代诗人。戴叔伦年少聪明好学,从萧颖士学习文史,由萧氏奖掖而播声名。代宗元年(762年),刘晏表荐授秘书正字,大历初入刘晏盐铁转运使幕,任湖南转运留后。建中元年(780年),转任东阳县令,后入唐宗室李皋江西观察使幕掌书记。兴元元年(784年),任抚州刺史,贞元二年(786年),罹谤受讯,不久雪谤。贞元四年(788年),起为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兼容管经略使,后以病辞归,请为道士,卒于道。
戴叔伦的诗较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五言律、绝,如《江乡逢故人偶集》及五绝《三闾庙》《关山月》历来广为传诵。《女耕田行》《屯田词》描写了战争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摧残,而《兰溪棹歌》是借“棹歌”为名的一首山水诗。同时戴叔伦也关注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著有《诗论》,今已失传。
【注释】
巫山:地名,今重庆巫山县。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峨峨:形容山体高大陡峭。
危峰:指高峻的山峰。
紫烟: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赏析】
《巫山高》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诗作。这首诗以巫山十二峰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描绘了巫山的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景象。这里,“峨峨”和“插天”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高峻,“危峰十二”则突出了山峰的险峻和气势。而“凌紫烟”则暗示了山峰的高远和神秘。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巫山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瞿塘峡的急流险滩,表现了自然的雄浑和险峻。“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中,“嘈嘈”形容水流的声音,“急如弦”则表现了水流的迅猛和力量,“洄流势逆将覆船”则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中逆流而上的危险。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美相结合。“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中,“洒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向流水”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无尽和绵延,“泪归东海边”则形象地描绘了故乡的遥远和思念之情的无尽。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中,“含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对明月”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明月空自圆”则形象地描绘了故乡的遥远和思念之情的无尽。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