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堆
宋/苏辙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苏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们并称为“苏辛”。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他的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
【注释】
石屏:壁立如屏的山石。
鳖灵:传说中古代蜀国帝名。
夏禹:夏代开国之主。
百丈:牵船的篾缆。
崔嵬:高大;高耸。
【赏析】
《滟滪堆》是宋朝诗人苏辙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深切忧虑。
首联“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描绘了滟滪堆高大、险峻的特点,将其比作江中的一座石屏,即使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鳖灵和夏禹也无法摧毁。这一比喻形象生动,突出了滟滪堆的雄伟和不可一世的气势。
颔联进一步以景象渲染滟滪堆的险恶之势,“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通过描绘其深不可测的根基和周围环境的险恶,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滟滪堆的敬畏之情。同时,落日的余晖和纷飞的凫雁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凄美之感。
颈联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思考和忧虑,“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诗人感叹有谁能够勇敢无畏地攀登这险峻的滟滪堆呢?这不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考验,更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同时,“赤脚登崔嵬”也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
尾联“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则以古碑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之意。同时,也暗示了登顶滟滪堆可能会遭遇未知的危险和挑战,需要谨慎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的世界。诗人通过对滟滪堆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深切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传承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