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竹枝
唐/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天。
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作者】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注释】
荆门: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
急水:指常水或酸性水。
应官:犹当官。
西陵:峡名。长江三峡之一。
十二峰:亦作“十二峯”。重庆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荆门滩的急流和两岸的猿啼,以及渡头少年应官而去,月落西陵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荆门滩的急流和猿啼,以及渡头少年应官而去,月落西陵的情景。这些景象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和悲伤。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这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和修辞手法,如“巫峡云开神女祠”“昭君溪上年年月”等典故的运用,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思乡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