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峡
唐/郑谷
忆子啼猿绕树哀,雨随孤棹过阳台。
波头未白人头白,瞥见春风滟滪堆。
【作者】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字守愚,世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中国唐代诗人。郑谷幼时随父居长安,以聪颖而闻知。后及冠时,应进士举,屡次落第。广明元年(880年),郑谷避黄巢兵乱入蜀,羁游巴蜀荆楚间。光启三年(887年),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授京兆鄠县尉。次年,兼摄府署,迁右拾遗,擢补阙。乾宁三年(895年),昭宗幸华州,谷奔行在。次年,拜都官郎中。后自编歌诗3卷,以寓居云台道舍。天复二年(902年),随驾凤翔。后归隐于宜春仰山书堂。郑谷以诗受知于马戴、李频、薛能诸诗人。又与许棠、张乔、温宪等人唱酬,齐名当时,号“咸通十哲”。其诗笔调清新,思致宛转,时有警句。著有《席上贻歌者》《越鸟》《鹭鸶》等。
【注释】
孤棹:亦作“孤棹”。独桨。借指孤舟。
滟滪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重庆市奉节县东。
【赏析】
《下峡》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郑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峡中穿过,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瞥见春天的滟滪堆的景象。
首先,诗的开头“忆子啼猿绕树哀,雨随孤棹过阳台”,描绘了诗人回忆中的场景,猿猴在树林中哀啼,雨点随着孤舟的划动穿过阳台。这种场景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寂和沉思,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做了铺垫。
接着,“波头未白人头白,瞥见春风滟滪堆”,描绘了江中的波涛和岸边的滟滪堆。诗人用“波头未白”和“人头白”形成对比,突出了岁月催人老的主题。而“瞥见”则表达了诗人对滟滪堆的惊鸿一瞥,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