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病中
宋/王周
隐几经旬疾未痊,孤灯孤驿若为眠。
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
【作者】
王周(生卒年不详),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又曾任江阴军知军。庆历中知明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一)。又曾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有诗。
【注释】
孤驿:孤寂的驿站。
若为:怎能。
【赏析】
《夔州病中》是宋朝诗人王周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病中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隐几经旬疾未痊,孤灯孤驿若为眠”,描述了诗人病卧在床,已经过了旬日但病情仍未好转。他独自面对一盏灯,身处一个孤独的驿站,这种情境很难令人入眠。这里,“隐几”暗示了诗人的病弱无力,“疾未痊”表达了病情的严重性,“孤灯孤驿”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然后,诗的中间“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描绘了昨夜西风猛烈地呼啸,更筹声声入耳,这种声音一直萦绕在枕边,令诗人无法入睡。这里,“西风急”和“一一更筹”都是自然景象和时间的描绘,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和声音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诗歌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最后,这首诗的结尾并未直接点明诗人对于疾病的感受和对于未来的期望,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声音,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理解诗人的情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和思考性。
总体来说,《夔州病中》是一首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中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疾病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生活和人文精神。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