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峡船具诗·梢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志峡船具诗·梢

宋/王周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敻。

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鹚空辉映。

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证。

【作者】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0)。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注释】

取正:用作典范。

有如:犹如,好像。

时柄:当世的权柄。

宣命:传达皇帝的诏命。

招招:摇摆荡漾貌。

【赏析】

王周的《志峡船具诗·梢》是一首描绘峡江船具“梢”的诗歌,通过对“梢”的描绘,赞美了梢在船行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造船工艺的赞叹和敬仰。

首先,诗歌开篇即介绍了“梢”在船上的位置和作用,“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梢是船上的重要部件,位于船首和船尾之间,使船只能够辨别方向和保持航向。这里,“首尾”和“斜正”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梢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着,诗歌通过多个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梢的形态和功能。“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这描绘了梢在船行中的动态效果,船首一动,船尾随之而动,而梢则起到调整方向的作用。“有如替吏笔,有如执时柄。”这里将梢比作替吏笔和执时柄,形象地表现了梢在船行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接下来,诗歌进一步赞美了梢的优良品质和功能。“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这描绘了梢在船行中如同军队中的指挥官一样,传达着行船的命令和纪律。“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这里赞美了梢的刚劲有力的特点,使船只能够保持航向和稳定航行。

最后,诗歌总结了梢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造船工艺的敬仰和赞叹。“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风乌愧斟酌,画鹚空辉映。”这里再次强调了梢在船行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与风乌和画鹚进行对比,突出了梢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总体来说,《志峡船具诗·梢》是一首描绘峡江船具“梢”的诗歌,通过对“梢”的赞美和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造船工艺的敬仰和赞叹。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贴切有力,表现了诗人对船具“梢”的深入了解和细致观察。同时,诗歌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