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八阵图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观八阵图

东晋/桓温

览古识其真,寻源爱在迹。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出处】

选自熊笃等编著《历代巴渝古诗选注》第3页。参见任桂园主编《夔州诗全集(汉至五代卷上)》第7页。

【作者】

桓温(312-373),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娶永康公主,为明帝婿,拜驸马都尉。永和元年(345年)为荆州刺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3次北伐,定蜀地,灭成汉,破姚襄,战功累累,威权日盛。后官至大司马,独揽朝政10余年,操纵废立。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其事迹见《晋书》卷98《叛逆传》。按:永和二年(346年),桓温伐蜀,路经白帝城时观看八阵图而作。该诗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题咏八阵图的诗作。

【注释】

“览古”二句:谓观赏古迹可以认识到真相,寻找源头,爱此往古的遗迹。

其:指诸葛亮当年巧布的八阵图阵势。

寻源:寻找根源。

在迹:《诸葛孔明全集》作“往迹”,指八阵图遗迹。

“恐君”二句:谓诸葛亮唯恐人们遗漏事情的细节,姑且用南面山上的石头垒成八阵图供人们观赏。

遗:遗失,遗漏。

事节:指诸葛亮当年“八阵既成……图兵势行藏之权”的情节。

聊:姑且。

南山:八阵图遗迹本在奉节长江北岸碛坝上,故“南山”当指奉节长江南岸之山。据此可知,当年桓温伐蜀,沿江西进,途经白帝城时,很可能短暂扎营驻军于奉节长江南岸。

【赏析】

《观八阵图》通过对八阵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诗中“览古识其真,寻源爱在迹”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认知和追寻,以及对诸葛亮八阵图的赞叹。作者认为,通过观察历史遗迹,可以真正了解历史,因此他追寻八阵图的源头,并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神奇的军事艺术。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美。作者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都是无人能及的,他的智慧和谋略使得敌人胆寒。因此,作者在八阵图前,感慨万分,决定将自己的诗歌刻在南山的石壁上,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八阵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军事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