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瞿塘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下瞿塘

宋/安如山

去去如奔马,来来无尽船。

人心似江水,日夜向吴天。

【作者】

安如山,字汝止,广汉(今属四川)人。他善于击剑,左右射箭,且读经史百氏之书。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他被曹友闻征为掌书记,但未接受这一职位。后来曹友闻战死三泉,安如山独自前往收殓其遗骨,葬于曹友闻先人之侧。之后他东下,老于会稽。

安如山有诗文五篇,包括《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一》《喜浚复涤砚泉》等。

【注释】

去去:越去越远。

来来:以来。

江水:即长江。

日夜:白天和黑夜。

【赏析】

《下瞿塘》这首诗以瞿塘江为背景,描绘了江上船只往来繁忙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首句“去去如奔马”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江上疾驰的场景,突出了船只的迅捷和快速。这不仅展现出瞿塘江上船只数量之多,而且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出行和贸易的迫切需求。

第二句“来来无尽船”则表达了江上船只不断涌现的情景,给人一种繁忙和热闹的感觉。这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经济和商业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热情。

接下来诗人以“人心似江水”将人的内心与江水相比,暗示了人们心思不断流转的状态。人心如水,是指人的思维和情感在不断变化,像江水一样流动不息。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一句“日夜向吴天”则表达了人们的心思和渴望不断向着吴地(指江南地区)流去,暗示了对江南地区繁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也展现了江南地区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瞿塘江上的繁忙景象,并以江水和人心的比喻,表达了人们思维不断流转、向往美好的心态。这首诗词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又抒发了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经济状况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