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子震之夔州府知府
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送杨子震之夔州府知府

明/释宗泐

太守之官去,遥遥白帝城。

江流诸葛阵,山木杜鹃声。

自古论形势,于今息战争。

文翁能化蜀,端不负皇情。

【作者】

释宗泐(约1318—1391年)元末明初僧人。字季潭,别号全室,俗姓陈,后随养父姓周。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八岁出家,十四剃度,二十岁时至杭州净慈寺。元末出主中天竺万寿永祚寺,洪武四年(1371年)应召称旨,住天界寺,五年(1372年)于蒋山太平兴国寺受命升座说法。同杭州演福教寺住持、天台宗高僧如圮注释《心经》、《金刚经》、《楞伽经》等。洪武十年(1377年)出使西域,十五年(1382年)取得了《庄严宝王》、 《文殊》、《真空名义》等经。因参与朝政较多,为权臣所忌,时释智聪由胡惟庸案获罪,而牵连宗泐,太祖下旨免死,退居安徽凤阳槎椰峰。十九年(1386年)复又诏住天界寺,不久退居江浦石佛寺,二十四年(1391年)卒于寺。精通诸子百家,善诗,工书。著有《全室外集》及《续集》

【注释】

太守:战国时郡守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诸葛阵:阵图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

文翁:(公元前187~前110),名党,字仲翁,公学始祖,西汉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西汉循吏。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

文翁弘儒化蜀:使蜀郡好学之风日盛,社会整体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由此促进了蜀郡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皇情:皇帝的情意。

【赏析】

《送杨子震之夔州府知府》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杨子震赴任夔州府知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首先,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描绘了杨子震赴任夔州府的场景,展现了友人的才华和前途。在诗中,夔州府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杨子震作为知府赴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才华和前途的肯定和祝福。

其次,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在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夔州府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在夔州府任职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此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颇具特色。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平仄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总之,《送杨子震之夔州府知府》是一首充满祝福和思念的诗歌,通过对杨子震赴任夔州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才华和前途的肯定和祝福。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