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来源:华龙网

近现代/郭沫若

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沉阴竟未开。

敢是热情惊大士,杨枝惠洒北碚苔。

【出处】

选自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北碚区志》1989年版第592页。

【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1930年,撰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病逝。

【注释】

沉阴:天气久不放晴。

大士:此特指观世音菩萨。

杨枝: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

杨枝惠洒:指观音惠洒甘露。

【赏析】

这首诗是郭沫若在北碚公演由他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时所作。当时天气久不放晴,演员们都在为下雨而发愁。为了消除他们的愁苦情绪,郭沫若即兴作了一首诗。

诗中“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沉阴竟未开。”描述了郭沫若亲自抱来一个自家用的大花瓶,作为张瑞芳在剧中饰婵娟的道具的场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瓶人格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花瓶的珍视和爱护。

“敢是热情惊大士,杨枝惠洒北碚苔。”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大士”比作观音菩萨,将“杨枝惠洒”比作观音菩萨用杨柳枝洒甘露的情景。这里的“大士”和“杨枝惠洒”都是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同时,“北碚苔”也暗示着北碚地区的美景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郭沫若的热情、关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北碚地区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