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庙
2023-12-27 来源:华龙网
神女庙
宋/苏洵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渺与世疏。
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
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
江山洗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作者】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20卷、《谥法》3卷。按:苏洵出入三峡较多,该诗为其携两子到京谋取功名,路过三峡到巫山拜谒神女庙后而作。另有《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完整记录了他东出三峡,北上入京,举进士落第,西越秦岭的全过程。
【注释】
神女庙:在巫山县东部45千米神女峰对岸的飞凤峰。
巫阳:古代传说中的女巫。
仙子:源于中国神话,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且具有非凡能力的女子。如西王母、嫦娥仙子等。
高情: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杳渺:悠远,渺茫貌。
清虚:清净虚无。
琼楼:原指传说中月宫里的宫殿。后因以借指月亮或帝都。
【注释】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巫阳仙子的描述,展现了她高情杳渺、与世疏隔的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而超然物外的感觉。
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谦卑之情,他用“薄酒”和“霜中蔬”来供奉神女,显示出他对神女的敬仰和尊重。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神女庙的清虚之境,其中琼楼白玉除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使人对神女的居所充满向往。
最后两句则提到了琴高驾鲤鱼的传说,暗示了神女庙的神秘和传奇色彩。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神女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神女庙的神秘和清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