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岳木莲
2023-12-27 来源:华龙网

巴岳木莲

宋/周敦颐

仙姿疑是华巅栽,不向东林沼上开。

异蕊每随梅雨放,清香时傍竹风来。

枝悬缟带垂金弹,瓣落苍台坠玉杯。

若使耶溪少年见,定抛兰桨到岩隈。

【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颐、程愿、张载、邵雍)之一,理学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景佑三年(1036年)以舅恩补试将作监主簿,累官国子博士,通判虔州、广南东路提刑、知南康军等。熙宁五年(1072年)定居庐山讲学。精易学,善谈名理,创太极说。程颐、程显皆其弟子,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有《周子全书》传世。其事迹见潘嗣兴《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濂溪先生事状》、《宋史》卷427。按:熊笃等云:“本诗作于重庆铜梁。‘‘在重庆,还有《宿崇圣院》,见乾隆《巴县志》卷16、郑文编著《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398页;《彭推官渝州温泉寺诗序》,见民国《巴县志》卷20上、郑文编著《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403页。彭伯通编《重庆题咏录》收录有《游大林寺》《宿崇圣院》。

【注释】

巴岳:巴岳山。铜梁有巴岳山,峰高出云表,如岳势,故名。

木莲:俗称黄心树,又名木芙蓉,常绿乔木,经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花如莲,白色。据说巴岳木莲出山则不植。

仙姿:美好的姿态。这里指木莲树。

华颠:指巴岳山。

东林沼:相传南朝谢灵运在庐山东林寺翻译《涅盘经》,凿池植白莲于池中。

梅雨:江南梅子黄熟时,常阴雨连绵,称梅雨。此泛指连绵细雨。

金弹:花蕊如同金色的弹子。

耶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

兰桨:木兰做的桨,此处指船。

岩隈:山岩的幽深处。

【赏析】

《巴岳木莲》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一首七言律诗,赞美了巴岳山上木莲花的仙姿清香以及高洁品格。

首联“仙姿疑是华巅栽,不向东林沼上开。”描绘了木莲花的仙姿,怀疑它是栽种在华山顶峰之上的,因为它不愿在平凡的东林沼泽地上开放。这里通过对比华巅与沼上,突出了木莲花的超凡脱俗。

颔联“异蕊每随梅雨放,清香时傍竹风来。”进一步以梅雨和竹风来衬托木莲花的独特之处。它的花蕊在梅雨季节绽放,清香随风飘荡,与竹林的清风相伴而来。这里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木莲花的清香与梅雨、竹风等自然元素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颈联“枝悬缟带垂金弹,瓣落苍台坠玉杯。”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木莲花的形态美。它的枝条像悬挂着的白色丝带,上面垂挂着金色的果实;花瓣飘落在苍苔之上,如同坠落的玉杯。这里通过色彩和形态的对比,突出了木莲花的娇艳与高雅。

尾联“若使耶溪少年见,定抛兰桨到岩隈。”则以假设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木莲花的无比喜爱。如果让那些耶溪的少年看到这种花,他们一定会抛下手中的兰桨,迫不及待地跑到山岩边去欣赏。这里通过少年的反应,间接地赞美了木莲花的魅力无穷。

总的来说,《巴岳木莲》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木莲花的仙姿清香以及高洁品格。周敦颐以清新脱俗的笔触赞美了这种花儿的超凡脱俗和娇艳高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