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十韵
宋/马提干
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
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
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
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
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
许雄山共峻,马援坝相联。
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
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
地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
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
【作者】
马提干,生平不详。南宋诗人。李胜著《涪陵历代诗文选校注》作“马己”。
【注释】
涪陵:古称枳,隋改涪陵县,元入涪州,1913年复置涪陵县,今为重庆市涪陵区。
襟喉:水交汇于前曰襟。
喉:咽喉。喻地形扼要处。
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
楚分:与楚国的分界。
夷:指少数民族。
三川:唐中叶后,以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三镇合称“三川”,此指长江、乌江、嘉陵江。
五郡:指隋代涪陵四周的巴东郡、黔安郡、巴郡、涪陵郡、宕渠郡。
溪:灌溪沟,在涪陵城东南面。吴公:指宋代涪州太守吴光辅,曾主持修浚该溪。
渝:疏通河水。
园:涪陵荔枝园。
妃子:指杨贵妃。
许雄山:在涪陵城南7里。
马援坝:距涪陵城南5里,东汉名将马援屯兵于此。
滩:指涪陵东郊江中群猪滩,甚险。
落马:洞名。在涪陵城郊马武珑。
石鱼:涪陵白鹤梁上所刻的石鱼。
占:占卜,预报。
稔:丰稔,庄稼成熟。
铁柜:涪陵北岩上的铁柜城。
验晴天:铁柜城上有无云雾,可以判断睛雨。
【赏析】
《涪州十韵》通过描绘风景和历史人文,展现了涪州的独特魅力。首先,诗中的地理描写生动形象,通过描绘地势、城墙、山峰、江河等,展现了涪州地域特色的壮美景观。同时,这些地理特点也暗示了涪州人民的坚忍和顽强精神。其次,诗中的人文描写凸显了涪州地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通过描写历史名人的故居和文物遗迹,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上悠久历史的景仰和敬意。最后,整首诗运用简练而质朴的语言,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挚爱之情。整体上,《涪州十韵》既展示了涪州地区的自然景观,又折射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