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登朝天城楼
清/李调元
五鼓城头画角催,四山云雾黯然开。
三江蜀艇随风下,万里吴船卷雪来。
剩有小舟来卖酒,更无诗客共衔杯。
少年壮志无人识,袖手寒天寂寞回。
【作者】
李调元(1734—1803), 字羹堂、鹤洲, 号雨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 四川罗江(今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人, 戏曲理论家、诗人,与遂宁人张问陶、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
【注释】
五鼓:五更,即凌晨时分。
城头:城墙上。 画角:古代的军号,常用于城楼之间发号施令。
催:催促,鼓舞士气。
四山:四周的山峦。
云雾: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黯然开:形容云雾逐渐散开,天空变得明亮。
三江:三条江河的简称,这里泛指江河。
蜀艇:四川地区的船只。
随风下:随着风向下流淌。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吴船: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的船只。
卷雪:形容船只众多,如同雪花一样纷纷到来。
【赏析】
《渝州登朝天城楼》是清代诗人李调元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渝州的朝天城楼以及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五鼓城头画角催,四山云雾黯然开”,描绘了清晨的城楼和山间云雾,表达了诗人对渝州山水的热爱。第二联“三江蜀艇随风下,万里吴船卷雪来”,则通过描绘江上的船只,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的留恋和对江河的感慨。
第三联“剩有小舟来卖酒,更无诗客共衔杯”,描绘了渝州小船卖酒的场景,以及诗人寻觅诗友饮酒共酌的期望。这里既有对渝州风土人情的赞美,也有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寂寞。
最后两句“少年壮志无人识,袖手寒天寂寞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少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思考。这里既有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思考。
总的来说,《渝州登朝天城楼》是一首描绘渝州山水和诗人感慨的诗歌。通过对城楼、山间云雾、江上船只、小船卖酒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青春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抒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