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宫殿铭
明/王应熊
繇太虚殿后磴以跻,为玄帝宫。厥象范金,威慈肃穆,龛与涂岭并峻,鼎分太和一气。已辛酉之乱,殿毁十年不复。而今若假手于余,不佞也。尝试升虚周 眺,感慨系之。嗟乎!此景此区,非名胜秀甲耶,而委之草莽可乎哉!凡廓以内, 芜未治者,无如西南隅;事宜先者,无如玄帝之宫。余故勤焉。谨兴于己巳冬中廿一 日壬寅,落于庚午春季廿八日戊申。镂铭于石,诗以道志,其辞曰:
陟彼五福,寥天星坛。下列万井,印兹冕弁硕,风气其完。双流衣带,北斗阑干。
群峰新沐,献翠如欢。人亦有言,筑室道旁。众谋鲜断,百驰诅张。
我作斯宇,靡峙靡粮。弩步不辍,与骥同骥。学道尔尔,多歧亡羊。
无畏缩心,去人我障。狮城晏如,碧虚滉凉。稽首紫庭,微妙刽元通。 离情绝想,即色涵空。我闻问道,于彼蝉恫。伐柯不远,净乐兹宫。
清静无为,万物以丰。芝楹俨硕,茶寮静嘉顾。羽衣衲士,于焉是家。
步虚清梵鹤驾魁牛车。非同非异,云树働周遮。好种松鬣,莫植桃花。
【作者】
王应熊(1589—1647年),字非熊,号春石。重庆府巴县乐碛青溪里人。万历四十 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兵部 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督川、湖、云、贵军务,卒赠太保、建极殿大学士,谥号文恪。博 雅能文,尤工诗,着有《春石集》。按:《重庆题咏录案》第409页彭伯通案云:彭伯通 案:己巳,明思宗崇祯二年。乾隆旧《志》:"碑旧在殿前坎上,年久崩埋沟中。乾隆二十 二年,道人修治墙岸得之。”在重庆,还有《曲水寺》,见乾隆《巴县志》卷16、郑文编着 《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378页
【出处】
选自彭伯通编《重庆题咏录》第408〜409页。参见乾隆《巴县志》卷15《艺文• 铭》、郑文编着《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308页。
【注释】
五福宫,原在今渝中区通远门金汤街一带,今已不存。五福官得名与上古典籍有关。
《尚书•洪范》提出五福,云:'‘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 命。"五福宫是重庆旧城最高处,北楼为五福官最高处,历来是渝城登高胜地,清光绪 年间时任川东道黎庶昌重修。曹学佳《蜀中名胜记》卷之十七《上川东道•重庆府一》 云:'‘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瞰圜阖,坐带江流矣。'‘乾隆《巴县志》卷之一《景》 云:"在治西北隅。创建无考。明末寺圮。康熙庚辰总兵韩成重修,壁左右有明成化间 清河文全题'云崖深处'四字,崇祯间,邑人王应熊有殿铭碑、福地清都石坊。”彭伯 通有《古城重庆•城内登高胜地一五福宫》言其变迁甚详。
肃穆:指事物所产生的气氛,使人有凛然之感。
鼎分:犹鼎足三分。
不佞:谦辞,犹言不才。
升虚:腾空。
草莽:丛生的杂草。
寥天:辽阔的天空。
星坛:道士施法之坛。
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一平方里)为一井,万井本意即一万平方里。引申为千家 万户。
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学道:学习道行。原指学仙。
尔尔:不过如此。
亡羊:比喻出了事情才想办法补救。
畏缩:害怕而不敢向前,畏怯退缩。
人我:借指尘世,他人与我。
晏如:安定,安宁,恬适。
碧虚:蓝天。
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 至地,头也至地。
紫庭:帝王宫廷。
微妙:精微深奥。
离情:绝离情欲。
涵空:水映天空。
峻炯:山名,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有"中华道教第一 山"之美誉。
伐柯:《诗经》所载西周时山歌。
茶寮:寺中品茶的小斋。
静嘉:洁净美好。
羽衣:道士的代称。
步虚:醮坛仪式上道士一边唱诵词章一边游走的动态。
清梵:僧尼诵经的声音。
鹤驾:典出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后称太子车驾为鹤驾。
云树:云和树。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诗歌,描述了作者登上五福山,俯瞰万井星坛,感受天地间的灵气和氛围。诗歌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意境。
首先,诗歌通过描绘五福山的高耸入云和寥天星坛的璀璨美丽,表现了作者对天地的敬畏和崇拜。接下来,诗歌描述了万井星坛下的城市风貌,表现了城市的繁华和人民的幸福。然后,诗歌通过双流衣带和北斗阑干的形象,描绘了天地间的气流动感和星辰的辉煌灿烂。
接下来,诗歌描绘了群峰新沐、献翠如欢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诗歌中也提到了筑室道旁、众谋鲜断、百驰诅张等社会现象,暗示了社会的复杂和人心的难测。
然后,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认为人生就像在道路旁筑室,需要不断思考和选择,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自己对道的追求和体悟,认为学道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但也会遇到很多歧途和困境。
接下来,诗歌表达了自己无畏无缩、去人我障的精神境界,认为只有摆脱了人我的束缚和障碍,才能真正地领悟道。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狮城晏如、碧虚滉凉的赞美,认为这里是一个清静无为、万物以丰的地方。
最后,诗歌以步虚清梵、鹤驾魁牛车等形象结束,表现了自己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的追求和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天地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崇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的追求和体悟。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