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重庆文艺网、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联合重庆市诗词学会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策划栏目《文旅中的诗词》,让我们跟随诗词的脚步,走进大美重庆。
今日,让我们走进南岸。
龙门浩月
清/王尔鉴
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
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
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
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
【注释】
《巴县志·卷之二·津渡》:“龙门浩:太平门对岸廉七里,渡船七”。
《巴县志·卷之一·景·巴渝十二景》形容了“龙门浩月”的具体景象:浩在太平门大江对岸禹庙前,水中二巨石各大书楷行‘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石断处可容艇子出入,曰龙门。龙门右有大碛曰黄鱼岭。江水西南来,必扫碛澳徐折而出,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
相传,在南岸涂山之麓的江边,有石梁形如卧龙,斜切在江水里,形成能够行船和泊船的小港湾,老重庆人称港湾为“浩”,“龙门浩”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每当洪水退去,浩内水清浪静,浩外波涛汹涌。明月映衬在浩内水面上,洒满了闪耀的金光。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于是有了“龙门浩月”的说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涂山禹门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先,诗中的“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描绘了涂山禹门壮观的景象,仿佛是石破天开,龙行其间。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山峰比作龙,表现出涂山禹门的神秘和威严。
接下来,“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涂山禹门,表现出其神秘和美丽。这里运用了象征和写实的手法,通过描绘月光和云彩,表现出涂山禹门的神秘感和壮丽感。
第三联“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则描绘了涂山禹门的水景,表现出其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结合。这里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水景比作雪浪和冰轮,表现出其美丽和壮观的景象。
最后,“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则通过对涂山禹门的历史背景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里运用了想象和写实的手法,通过描绘涂山禹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涂山禹门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通过运用比喻、想象、象征、写实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历史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卷。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涂山禹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