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溪
2023-12-27 来源:华龙网

夜郎溪

明/杨慎

行到蜀南欲尽头,江边深处隐扁舟。

不知孟获巢何处,料无烟芜避武侯。

    【作者】

          杨慎1488—1559,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大礼议起,上疏力谏,并与王元正等率群僚伏哭,遭廷杖,死而复苏,遣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慎投荒三十余年,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但援据博而不免有误,又不免窜改古人,假托旧籍,英雄欺人,亦时有之。所撰诗、词、散曲等甚多,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但因僻处云南,故不能如李梦阳、何景明为文坛领袖。另撰各种杂著一百余种。有《升庵全集》。

【出处】选自张永才等编着《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第89页。按:该书云:“棊江区政协退休干部、作家胡世博推测,这首诗应该是杨慎在出川途中路过恭江所作。”

【注释】

夜郎溪:棊江之古称。发源于贵州桐梓县华山乡,经夜郎乡形成夜郎溪,再经松坎至木竹河,进入棊江境内。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首领,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三国志》本传中未载孟获事迹,但《汉晋春秋》《襄阳记》《华阳国志》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相传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地点就在夜郎溪附近。

烟芜:烟雾中的草丛。

武侯: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现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 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其为武兴王。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作‘‘诸葛连弩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赏析】

这首《夜郎溪》是明朝文人杨慎所作,通过对夜郎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 首句“行到蜀南欲尽头,江边深处隐扁舟”,描绘了夜郎溪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这里,作者通过“蜀南欲尽头”的描绘,表达了对夜郎溪的特殊情感和关注。同时,“江边深处隐扁舟”的描绘,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不知孟获巢何处,料无烟芜避武侯”,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感悟。这里,作者通过“不知孟获巢何处”的描绘,表达了对孟获这一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同时,“料无烟芜避武侯”的描绘,则表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夜郎溪》通过对夜郎溪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同时,通过对扁舟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