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宋/黄庭坚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
月团犀胜斗圆方,研膏入焙香。
青箸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
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作者】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为校书郎,官至著作佐郎,被贬后出知宣州、鄂州,任涪州别驾,处世泊然不以迂谪为意。其诗立意曲深喜用典,以其格调独特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开山祖师。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家。有《山谷集》《豫章黄先生词》等。元祐年间(1086—1094),多次游览黄鹤楼及南楼,曾作《鄂州南楼书事》四首等。其中“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为黄鹄山南楼自宋以来见称于世的名句。黄鹤楼古碑廊现存诸可权集黄庭坚墨迹字句摹刊而成的“‘燕蝶’联语碑”。
【出处】选自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彭水县志》1998年版第964页。参见汪家生主编《历代诗人咏黔州》第28页《阮郎归四首•茶》之四。
【注释】
月团、犀胜:宋代黔州名茶。黄庭坚曾用以赠送友人。
青箸:棕叶,用以衬垫茶篓。
都濡:宋代所设县名,在今贵州务川,该地盛产茶叶。其"都濡月兔"极为有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贵州地区的茶叶采摘和制作场景,同时展现了茶的芬芳与品质,体现了品茶的文化和人生哲学。
上片首句“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茶叶比喻为桃李,形象地描绘了茶叶的芳香和采摘茶叶的繁忙场景。接下来“月团犀胜斗圆方,研膏入焙香”,诗人用“月团”、“犀胜”等词汇,描绘了茶叶的形状和颜色,同时也通过“研膏”、“焙香”等词语,展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质。
下片“青箸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诗人用青箸、绛纱等颜色鲜明的词汇,描绘了茶叶的包装和品质,同时也通过“闻外江”的描绘,展现了茶叶的品质和名气。最后一句“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诗人用“酒阑传碗”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品茶的场景和气氛,同时也通过“都濡春味长”的描绘,展现了品茶的余味无穷和美好体验。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这首《阮郎归》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贵州地区的茶叶采摘、制作和品茶的文化和艺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品茶的美好体验和人生哲学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黄庭坚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