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近代/赵熙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出处】
选自黄节厚编注《历代名家咏三峡》第2页。参见郑文编著《重庆古迹掌故诗文萃要》第193页。
【作者】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赵熙、宋育仁、骆成骏、方旭、庞石帚、吴之英、徐炯、邵从恩、尹昌龄、刘咸荥、颜楷、林山腴、林思进)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一生作诗3000余首。
【注释】
重庆:今重庆市,简称“渝”。
虹:彩色光带。
水:指形如巴字的渝水。
巴子国:古国名。主要分布在原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以前居今甘肃南部,后迁武落钟离山。以廪君为首领,称“廪君蛮”;因以白虎为图腾,又称“白虎夷”或“白虎蛮”。周初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对今鄂西、渝东的开发有过重大贡献。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并于秦。以其地为巴郡。
禹王宫:指禹王庙。
笙歌:本指簧管器乐吹奏的乐曲,此泛指歌舞。
鼓角:鼓和号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
津亭:在渡口边的旗亭。
红烛:红色的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庆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重庆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描绘了重庆夜晚万家灯火璀璨的景象,灯火辉煌如同彩虹般绚丽。同时,也描绘了江水在城市中蜿蜒曲折的流动。
颔联“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则进一步描绘了重庆的地形和历史。重庆地处三峡地区,地势险要,是西南地区的重镇,历史上曾是巴国的都城。大城山是重庆的重要山脉,禹王宫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的行宫,这里暗示了重庆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颈联“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则描绘了重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高楼大厦、市场繁华,笙歌不断,人声鼎沸。而江水的声音和鼓角的声音则构成了城市生活的背景音。
尾联“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则总结了重庆的历史地位和繁荣景象。自古以来,重庆就是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财富之地,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游客前来。而“津亭红烛醉春风”则描绘了人们在春风中欢聚一堂、享受生活的场景。
整首诗以赞美和向往的基调,描绘了重庆的夜景和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重庆的繁华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