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
明/文徵明
春风归马拥都城,争羡贤哉太傅行。
吾道正从占出处,斯人端不负平生。
云移玉垒堪支笏,水落瞿塘便濯缨。
落日啼猿夔府道,定依南斗望神京。
【作者】
文徵明(1470—1559)明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文林子。从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致仕归。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画尤胜,擅山水、花卉、兰竹、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既卒,私谥贞献先生。有《甫田集》
【出处】
《甫田集-明-文徵明》卷十 (第 18b - 19a 页)
【注释】
归马:归马放牛。
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称帝”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的都城及诸侯国、封国的都城,又称京城、国都,今称首都。都,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城市,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称谓。
贤哉: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出自《论语·雍也第六·陋巷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据著作记载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一。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
斯人:此人。
犹斯民。指人民,百姓。出处《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玉垒:玉垒山,也指郁垒,门神之一。
瞿塘:亦作“瞿唐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夔府:唐置夔州,州治在今重庆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南斗:星名,天文上指南斗六星。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为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旧时民间信仰的神祇,专司延寿之事。有时借指南方,南部地区。
神京:帝都京城,特指南朝国都建康(今南京),出自南朝宋谢庄的《世祖孝武皇帝歌》。
【赏析】
春风轻拂,马蹄声声,拥护着都城的繁华。人们争相羡慕那贤德的太傅,他的品行令人敬仰。他的道义,正是人生的正确出处,他的一生,不负平生。
云朵在玉垒山间飘荡,仿佛可以支撑着他的笏板。瞿塘(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之水悠然落下,洗净了他的冠缨。在这夔府之道上,猿猴啼叫,落日余晖洒满大地。他仰望南斗星,心中充满对神京的向往和期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德的太傅的形象,他品行高尚,道义坚定,一生不负平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形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