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
明/王廷相
独舸东川客,千峰白帝秋。
山开巫峡险,江人洞庭流。
览迹悲前代,抡文惬此游。
中原无跃马,耕凿遍夔州。
【作者】
王廷相:1474—1544,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注释】
舸:大船。
白帝: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
巫峡: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狭义上指河南地区。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跃马:策马驰骋腾跃。指贵显得志。指获取功名富贵。多指科举应试。借指从军。
耕凿:耕田和凿井。这个词语出自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后来人们就用"耕凿"来形容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安定。耕种和务农,在历史文献中,如唐代诗人杜甫、戴叔伦、权德舆、薛存诚等的作品中,都有使用“耕凿”来描述农业生活的例子。
夔州:府名。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信州置州。治奉节(今县东,宋移今治)。辖境相当今重庆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地。
【赏析】
这首《夔州》诗是明朝诗人王廷相的作品,通过对夔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首联“独舸东川客,千峰白帝秋”,作者以“东川客”的身份,描绘了夔州秋天的千峰万壑。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夔州的壮美景色,也表现了作者孤独的行旅之感。 接下来两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夔州的景色和历史遗迹。“山开巫峡险,江入洞庭流”,作者描绘了巫峡的险要和江水流入洞庭湖的景象,突出了夔州的自然之美。“览迹悲前代,抡文惬此游”,则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个人旅行的抒发,表达了对前代的感慨和对这次旅行的满足之情。 最后两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夔州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中原无跃马,耕凿遍夔州”,这里作者通过对夔州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怀念和忧思。这一联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夔州的深厚情感,也表现了对中原地区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夔州》这首诗通过对夔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赞美和留恋之情。这首诗的描绘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了夔州的壮美和历史底蕴。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原地区的关注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