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峡
明/王廷相
巴峡何年凿,千流会入夔。
禹功终古赖,天险蜀人私。
山断黄鱼浦,江沉白马碑。
英雄常失据,休说寄安危。
【作者】
王廷相 明 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出处】
石倉歴代詩選巻四百七十三
【注释】
巴峡:指巴县(现重庆)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
千流:虚数,所有的河川溪流竞相比着向前奔流。
夔州:府名。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信州置州。治奉节(今县东,宋移今治)。辖境相当今重庆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地。
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
险:天然地势险峻的所在。见《后汉书·孔融传》:“前以露袁术之罪,今复下刘表之事,是使跛牂欲闚高岸,天险可得而登也。”
蜀人: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大致是从商代到战国后期,主要活动在四川盆地的西部,但在势力全盛时,也曾到达陕西南部和云南北部的某些地区。蜀人传说中的领袖有蚕丛、柏灌、鱼凫等人,最初活动在川西岷山一带,以后才逐渐迁徙到成都平原。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曾经有蜀的记载,武王伐纣时,有蜀人参加。
失据:丧失依靠或力量,失去凭依。
休:莫言也。宋、杨万里〈赠刘景明来访〉诗:“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釂王船。”
【赏析】
首联“巴峡何年凿,千流会入夔”,诗人提出了疑问,不知道巴峡是在何年何月被凿开的,但是诗人肯定了巴峡的重要地位,它是千流汇集的地方,也是通往夔州的要道。
颔联“禹功终古赖,天险蜀人私”,诗人赞叹大禹治水的功绩,同时也感慨巴峡天险是蜀人的私有财富,表达了对巴峡的珍视和自豪。
颈联“山断黄鱼浦,江沉白马碑”,诗人描绘了巴峡两岸的景色,有黄鱼浦和白马碑等历史遗迹,展现了巴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景观。
尾联“英雄常失据,休说寄安危”,诗人感慨历史上的英雄常常因为失去根据地而失败,因此不要轻易谈论国家的安危。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关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巴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巴峡的赞美和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