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陵宅
清/方象瑛
浣花溪边草堂好,背郭初成春色早。
晚年更卜瀼西居,领略山川都不少。
瀼西一带溪流清,渚田漠漠皆秋稻。
白盐赤甲互峥嵘,东屯月落瞿塘晓。
策杖闲登白帝城,咏怀古迹恣探讨。
长镵白柄怅远游,故园杜曲空缥缈。
未能归卧南山边,萍踪应向此中老。
无端去峡下荆门,老死耒阳胡草草?
宅舍东屯屡易主,故券伤心踪如扫。
我来西阁问绮疏,哀壑无声魂悄悄。
不见伤秋感兴人,日暮江村数归鸟。
【作者】
方象瑛,字渭仁,号霞庄。浙江遂安人。天资颖异,9岁能诗,13岁作《远 山净赋》,时人为之惊异。清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任顺天府(今北 京)乡试同考官。康熙十二年(1673年)与其兄方象璜完成《遂安县志》编纂。康熙十 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科二等,授翰林院编修,参与《明史》纂修。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典试到四川,其《使蜀日记》对三峡风土文物、掌故逸闻记载尤详。官至侍 讲,因病告归,自号“金门大隐”,与邑人毛际可等友善,常一起切磋诗文。著有《健松 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等。
【注释】
浣花溪:锦江支流,位于成都市西郊,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背郭:背靠夔州府城。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卜:即“卜居”,以占卜的方式选择居所,也指择地建都。后泛指择地定居。
汉西一带:西源水像一条洁白的丝带。
渚田:小洲上的田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漠漠:密布貌、布列貌。
和稻:即今所谓粳稻。
白盐赤甲:白盐山、赤甲山,瞿塘峡的两座高山,与白帝城遥遥相对。
东屯:遗址名,位于草堂河东岸,西汉末年公孙述部曾在此屯田,故名。
长镵:古代一种掘土器,装上弯曲的长柄,用以掘土。
杜曲: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唐代大姓杜氏世居于此,故名。
萍踪:浮萍的踪迹,常用以比喻行踪漂泊无定。
无端:平白无故,莫名其妙。
胡:代词,怎么、怎样、哪能,表示疑问或反诘,多用以加强反问语气。
【赏析】
这首诗《杜少陵宅》是清代诗人方象瑛为纪念杜甫而创作的。整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成都的故居——草堂,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首联“浣花溪边草堂好,背郭初成春色早。”描绘了杜甫故居草堂的环境,坐落在美丽的浣花溪边,背靠城郭,春色盎然。这里通过美好的自然环境,暗示了杜甫在草堂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颔联“ 晚年更卜瀼西居,领略山川都不少。 ”介绍了杜甫晚年的生活选择,他选择在西边安家,以便更好地领略山川之美。这里通过杜甫的选择,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瀼西一带溪流清,渚田漠漠皆秋稻。”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环境,清澈的溪流、秋天的稻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突出了杜甫故居的宁静与美好。
尾联“不见伤秋感兴人,日暮江村数归鸟。”则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之情。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依然能够在故居见到杜甫曾经生活的痕迹。这里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总之,《杜少陵宅》是一首充满敬仰和缅怀之情的诗歌。通过对杜甫故居的描绘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