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庙(二)
清/张鹏翩
铜锣古渡蜀江东,多谢先生赐顺风。
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帆载石镇崆峒。
赫赫声灵震九州,江干庙食已千秋。
神明岂爱行人祭,欲卷山河为汉留。
【作者】
张鹏翩(1649-1725),是清康熙朝一位以实干著称的汉人大臣。他因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而得到圣祖的重用和提拔。张鹏翻为官五十余年,其中三十五年在地方任职,有着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自康熙三十九年至康熙四十七年任河道总督期间,他勤奋钻研治河理论,在继承前人治河经验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规模地治理黄、淮、运河工程,为治理河道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工诗善画,其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一生著述颇丰。
【注释】
铜锣:指铜锣峡。
轻舟:小船。
崆峒:山名。在甘肃。
赫赫:显着盛大貌。
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赏析】
这首诗《桓侯庙(二)》是一首赞美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字翼德,又称桓侯)的诗歌。作者通过对张飞的事迹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张飞在蜀汉战争中的英勇事迹,“铜锣古渡蜀江东,多谢先生赐顺风。”这里提到张飞在铜锣古渡(地名)的战斗中,英勇无比,借助风势,取得胜利。作者用“多谢先生赐顺风”来表达对张飞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张飞的愧疚之情,“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崆峒帆载石镇崆峒。”这里作者自愧不如,觉得自己无法与张飞相提并论。张飞在战斗中英勇无比,而自己却一无所有,无法像他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张飞的伟大形象。
然后,诗中描绘了张飞在蜀汉战争中的赫赫声威,“赫赫声灵震九州,江干庙食已千秋。”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张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他的英勇事迹和威名,震撼了整个九州岛,被后人世代传颂。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张飞的敬仰和赞美,“神明岂爱行人祭,欲卷山河为汉留。”这里通过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张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他的英勇事迹和威名,不仅被后人铭记,更被奉为神明,受到人们的祭祀和崇拜。这里通过“欲卷山河为汉留”的描绘,表现了张飞对蜀汉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桓侯庙(二)》是一首赞美张飞的诗歌。通过对张飞的事迹和形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对张飞的赞美,更是对蜀汉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