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说诗词① | 这块清代“示碑”竟藏着这样一段历史
2023-12-27 来源:华龙网

开栏语:

为深入展示和挖掘长江诗词文化,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诗词文化传播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发扬诗词文化。

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巴渝文化发祥地,文物资源富集。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文艺网、重庆市诗词学会联合推出长江诗词文化传播策划《博物馆里说诗词》,让千百年来的文物会“说话”,让沉睡的文博馆藏“活”起来。

 

咏煤炭
明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

1、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古人认为天地未开时“混沌如鸡子”。这里指大地。

2、乌金-指煤炭。

3、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

4、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5、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

6、洪炉照破一句-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

7、鼎彝(yí)-烹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

8、元-依赖。

9、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10、铁石一句-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予人类。此句和上面一句还有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

11、苍生-老百姓。

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综上: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清同治十一年,万盛场的一起禁煤外运公案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影响这么大?这块存放在万盛经开区博物馆的《清同治十二年禁煤外运石“示碑”》见证了过去那段历史。今天,万盛经开区博物馆馆长张华化身文物代言人,为大家揭秘文物背后的历史真相。

微信图片_20230517144156

代言人档案:

张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博物馆馆长。曾荣获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第一届“骨干人才”“重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万盛经开区授予为“三等功”。有《金桥吹打集成》《万盛金桥民间吹打》等民间文化研究著作出版。

1

文物档案:

《清同治十二年禁煤外运石“示碑”》高174cm,宽88cm,厚16.3cm,国家三级文物。此碑基本完整,碑体边缘多处有磨痕,碑体有裂纹、污渍。该碑记载了清同治十一年万盛场发生的一桩影响颇大、历时一年的禁煤外运公案。此碑原位于万盛老街区粮食局面条门市内,1987年,万盛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列为万盛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万盛老街拆迁改造,该碑被移至万盛经开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库房收藏,2017年该碑移至万盛经开区博物馆。

文案:陈发源

制作:王颖颖

审核:李天春

监制:姜连贵

外联:李坐堂 肖顺才 石林 郑晓

出品:重庆文艺网、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